济宁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主任刘涛提醒:儿童视力模糊可能是近视,也可能是弱视、炎症甚至先天疾病的信号,建议3岁起定期进行包含眼轴、立体视功能等的全面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守护孩子的眼睛。
弱视:戴眼镜也看不清的视力黑洞
刘涛提醒,弱视就像被封印的视觉系统,即便戴上眼镜矫正,视力仍低于同龄水平,而它的出现往往悄无声息,常与近视、远视合并出现,普通视力筛查易漏诊。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参差等眼部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弱视。3-6岁是治疗关键期,错过可能导致视力残疾。
散光:视界里的“万花筒效应”
刘涛提醒,角膜表面不规则导致光线分散,散光患儿眼中的世界如同透过变形的玻璃,看近看远都模糊。频繁揉眼、歪头视物、阅读跳行是典型信号。高度散光更可能加速近视进展,甚至引发弱视。
斜视:不只是“颜值问题”
刘涛提醒,斜视除了影响外观,也会影响视功能,比如影响双眼的立体视觉,导致阅读困难、走路摔跤等问题,还可能因此引发孩子的自卑心理。
眼部炎症:视力模糊的红色警报
刘涛提醒,当眼睛出现红、肿、痛时,模糊的视力可能是炎症发出的求救信号。
角膜炎:患者外伤或感染导致的角膜水肿,严重时会遗留永久瘢痕。
葡萄膜炎:患者伴随畏光、流泪,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损伤等。
过敏性结膜炎:春季高发,患者伴随眼痒、流泪、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先天眼病:被忽视的视觉隐患
刘涛提醒,许多孩子从出生就埋下了视力地雷: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角膜异常,建议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建议进行眼底检查,尤其早产儿或有家族史者。
怎么预防儿童视力模糊?
户外光照: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会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过度增长。只要是自然光照,即使是树荫下、阴天同样有效。
科学用眼: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眺望20英尺(6米)外景物20秒以上。
读写遵守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指尖离笔尖一寸。
早筛建档:孩子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每3-6个月监测视力情况。
家长们的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玩积木、弹钢琴等不会影响视力
刘涛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只有盯着电子屏幕才会伤眼睛,孩子玩积木、弹钢琴是培养兴趣爱好,对视力没影响。殊不知,只要长时间近距离盯着一个东西,眼睛里的睫状肌就得一直紧绷着,时间一长,就容易疲劳,增加近视风险。
误区二:视力检查正常就万事大吉?
刘涛表示,常规视力表检查仅检测中心视力,无法发现斜视、立体视功能异常等问题,需配合眼底、眼压、眼轴、角膜曲率等检查。
误区三:孩子轻度近视不用戴眼镜
刘涛表示,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只是轻度近视,看东西还能凑合,不用急着戴眼镜。并不是这样,如果孩子视力不达标,不戴眼镜看东西会模糊,眼睛会更费劲地去聚焦,造成视觉疲劳,反而会加速近视度数加深。
日期:2025-08-26 “星光书伴”晚阅读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精彩暑假。市北区图书馆供图 早报8月25日讯 在“星光书伴”晚阅读的时光里,孩子们在“活”起来的古诗中感受诗词的魅力;家门口的沉浸式职业体验课堂上,孩子们满怀对未来职业的憧憬;楼宇企业连续三个假期,开设公益托管课堂,让职场父母上班、带娃两不误……这个暑假,市北区依
日期:2025-08-21 琅琊新闻网讯“孩子上课总走神、作业拖拉磨蹭,难道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成绩不理想,究竟是家长教导无方,还是孩子偷懒不努力?”这些长期困扰家长的教育难题,近几年有了专业的解决渠道。近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探访临沂各大医院了解到,多家医院均开设了相关门诊。其实,今年已是学习困难门诊爆火的第四年,但这
日期:2025-08-14 5岁女儿凌晨不知所踪,被找到时竟独自站在小区的湖边。近日,江苏淮安的赵女士凌晨2点发现家中大门敞开,5岁女儿不见踪影。经监控确认,孩子是独自外出。赵女士回应荔枝新闻表示,最后在小区的人造湖边找到孩子,当时她正站在3只黑天鹅旁,脚上的拖鞋已跑丢。赵女士称,孩子被找到时意识清醒,孩子父亲小时候有梦游史,
日期:2025-07-23 本报讯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残疾人家庭年纯收入持续增加,2020至2023年年均增速为6.9%,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在发布会列出一
日期:2025-07-22 原标题:四川遂宁小伙赵成龙在众人帮助下救起落水男孩“我拉住了孩子,他们拉住了我”(暖心故事)人民日报记者 李凯旋赵成龙在救落水的孩子。视频截图“根本来不及想,我就跳下去了。”7月5日晚8时许,四川省遂宁市涪江畔仁里码头附近,天空中遍布美丽的晚霞,市民赵成龙正举着手机为妻子拍照。“有娃儿掉下水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