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文化的播种者,也是民心的倾听者。他们,就是文化特派员。他们既当“贴心人”又做“实干家”,用一场场活动激活乡村文化基因,用一个个产业项目赋能乡村振兴。群众的笑脸,正是这场文化深耕最真实的答卷。特此,龙湾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并推出“我是文化特派员”系列采访报道,用最真实的故事、最鲜活的画面,记录他们的事迹,展现他们的文化服务如何从“送下去”到“种进心”。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市级文化特派员朱兰的世界,聆听她在龙湾区永中街道龙水社区的故事。朱兰,温州市市级文化特派员,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资深媒体人。
2024年8月,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资深媒体人朱兰多了一个身份——温州市市级文化特派员,进驻龙湾区永中街道龙水社区。面对社区文化“有活动缺传播、有需求缺品牌、有资源缺整合”的困境,她以“媒体人+策划者+链接者”三重角色激活基层文化生态,半年间让古韵龙水焕发新生机。
而这场文化赋能工作
如何从“输血”迈向“造血”?
答案藏在她的实践脉络中
构建传播矩阵 让文化“被看见”
基层文化传播的痛点在于“酒香也怕巷子深”。朱兰在调研中发现,龙水社区每年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不少,还有各式各样的文艺社团,社区文艺基础不弱。而社区微信公众号“德润龙水”2023年全年仅发布三条宣传推文,内容均为活动通知,未形成更深层次的宣传报道。
因此,初到龙水社区,朱兰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社区的“声量”。她以媒体人视角重构社区宣传生态,搭建新媒体立体化宣传矩阵,拓宽媒体发布渠道,半年内在市、区两级媒体发布17篇推文、8条短视频。
酒香也需会吆喝。面对社区宣传工作专业人才匮乏这一痛点,她发起“客户端小编实践日”,带领社工走进市传媒中心演播厅,手把手传授手机摄影、主持、编辑等媒体技能。同时,开设新媒体技能培训,结合社区需求定制课程,如手机摄影指导、直播技术传授、AI课程等,培育本土文化宣传骨干,打造“带不走的力量”。“以前活动做完就没了,现在朱老师教我们自己拍视频发抖音!”社区居民项女士表示。
“我到社区,不是说做几场活动,增加社区的活动量就好了。” 朱兰在采访中强调,“我希望用我的技能和资源真正赋能社区文化宣传工作,形成可复制的机制和模板。”
“文化特派员既是‘输血者’,更是‘造血者’。”朱兰如此定义自己的新角色。在她看来,破解基层文化服务短板的关键,不仅在于引入外部资源,更要激活居民内生动力。龙水社区人口结构复杂,居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差异显著:老年人渴望精神归属,年轻人追求潮流表达,儿童期待艺术启蒙……面对多元需求,一首扎根乡土、贯通代际的村歌,正是她撬动文化生态重构的支点。
近期,她正致力于为龙水社区创作一首专属村歌,“我想让它成为大家的歌。”谈到创作理念,她说,“要融入龙水的‘德’‘润’文化,既要有现代气息,又能被老中青少四代人传唱。”她希望让社区里的老故事,变成手机里能传唱的“新IP”。目前,原创村歌已进入填词谱曲阶段。
去年的“村晚”舞台上,四代人同台竞演。“我们不搞节目选拔,只要居民愿意演,舞台就为他亮灯!”朱兰打破传统优中选优的舞台模式,将村晚连演了三日。“这种群众性文艺演出,或许不是那么高质量,但他们发自内心感到快乐,这舞台就成了!”
单打独斗做不好文化。朱兰穿梭于市文化馆、学校、行业协会之间,构建起多方联动的文化生态网络。她为社区争取市街舞协会驻点社区指导,通过协会协助组建龙湾二小街舞社团,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老年合唱团、儿童街舞团等特色社团赋能。“社团不能今年唱一下跳一下就结束。”她在资源对接中强调长效性,“要立足龙水,打造文化品牌,辐射整个街道。”
朱兰瞄准社区特色资源,启动“龙水集”品牌升级计划。她通过IP形象设计、摊位内容迭代、宣传方式创新等方式,将传统单一市集转型为“文化+创业+公益”综合体。“搞个市集,大家过来摆小摊,这不是本质。”她明确,“龙水集的‘集’是集合的集,要承载更多文化触角。”由此,2025年新春市集推出“市集+村晚+反诈宣传+全家福拍摄”组合拳,4天参与人次同比翻倍,媒体曝光量飙升3倍,老活动在她的整合下焕发出新活力。
当前,朱兰正构建“文化资源云平台”,计划对接市级文化云平台,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库”,让社区活动策划素材实现“一键调用”。她还希望通过资源优势,建立“社区文化导师团”,以“传帮带”机制培育出短视频创作队、活动策划社等居民自治组织。
半年深耕,朱兰以三重角色为龙水社区注入文化新动能。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龙水社区的文化生态正发生质变。正如她所说:“文化赋能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居民都成为文化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受益者。”这或许正是新时代文化特派员制度的深层价值所在。
资料: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日期:2025-08-31 今年暑期的最后一个周末,“被吹爆的咖啡节”在佛山保利水城时光汇火热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家品牌齐聚千灯湖畔,集结了咖啡、烘焙、文创、萌宠、明星和潮玩等丰富的游玩体验,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场所,不少家庭也选择带着孩子来感受新鲜体验。现场,人气与咖啡香气交织,创新饮品层出不穷,成为市集最热话
日期:2025-08-29 2025年8月8日至15日,波密县第二届“冰川杯”足球邀请赛圆满举办。这场活动以体育为媒介、文旅为载体、G318旅游联盟为平台,打破了传统地理空间的限制,突破了行政区划的壁垒,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呈现精彩赛事、激活多元消费,打造了全区范围内跨越区域最广、参与城市最多的县级足球盛会,是林芝改革先行、
日期:2025-08-22 在李沧区社区治理公益基金支持的“老院新治‘兴’福家园”项目推动下, 8 月 13 日至 14 日,板桥坊社区 30 多位新老居民分两组围坐一堂,正式成立“我在板桥坊有个家”居民互助小组。大家带着对社区的牵挂,畅聊生活、共话安全,用行动让 “家” 的感觉在这片有着 400 多年历史的土地上愈发浓厚。老
日期:2025-08-21 党建引领聚民心 躬身服务践初心——记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田家庵区淮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田侠“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从事社区工作多年,淮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田侠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中。作为社区的“领头雁”,她将社区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进百家门、串千家户,用“铁脚板”丈量民
日期:2025-08-20 为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8月18日,信阳市浉河区五星街道河南路社区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居民对疾病的认知和防范能力。讲座主要从传播途径、感染后的症状、日常预防应对方面着手介绍了基孔肯亚热的相关情况。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关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