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起,以色列开始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远程奔袭。6月22日凌晨,美国也动用了B-2战略轰炸机对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伊朗核设施进行轰炸。这使得军事手段从解决伊核问题的一种威慑手段变成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然而,时间或将证明,军事手段并不能彻底解决伊朗核问题,反而会带来不可预知的战略风险。
动武不能彻底根除伊朗核能力
首先,军事手段最多只能延缓伊朗核项目的发展,并不能彻底根除伊朗的核能力。
伊朗在核项目建设过程中,早已吸取了当年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教训。其核项目不仅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关键设施大都位于地下掩体或山体之中,很难通过一次性轰炸将其彻底摧毁。特别是福尔多等地的核设施更是位于山体下方数十米的深处,单靠常规钻地弹根本无法对其造成根本性破坏。以色列早期的军事打击只对纳坦兹等处的地面核设施造成了一定损害,但还远远谈不上彻底清除伊朗的核能力。
虽然美军在6月22日的袭击中使用了被称为“炸弹之王”的GBU-57钻地弹,也未必能够一次性地破坏伊朗的地下核设施,更遑论消除伊朗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只要伊朗具备强大的政治意愿,它依旧可以快速重建其核项目。如果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长期的反复轰炸,势必会造成双方军事冲突的长期化和复杂化。
将进一步加剧伊朗不安全感
其次,以色列的军事轰炸和暗杀或会进一步加剧伊朗的不安全感,迫使其在核问题上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尽管伊朗国内在发展核项目问题上存在着不同声音,但其决策层迄今并未表达出发展核武器的倾向。由于长期被西方孤立和制裁,伊朗发展核项目更像是进行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这也是伊朗愿意在核问题上进行谈判并达成某些妥协的根本原因。
但是,对于伊朗这样一个拥有强烈历史自豪感和强大主体民族的国家而言,屈辱性的施压和狂轰滥炸非但无法迫使其屈服,反而会催生更大的不安全感和危机意识。不仅如此,军事行动还会激起伊朗国内更加强烈的反美和反以情绪,进一步强化政治强硬派的立场。
如果伊朗人最后发现美国缺乏和谈诚意,所谓“核不扩散”只是遏制伊朗的一个借口,势必会迫使其为了生存而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地跨过核门槛。果真如此的话,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铸成一个令其最为担心的历史性悲剧。
在全球核不扩散领域造成消极影响
最后,在伊朗核问题上使用军事手段还会在全球核不扩散领域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在历史上,西方在伊拉克和利比亚核问题的政策最终被证明只不过是某些大国实施“政权更迭”的另一块遮羞布。近年来,虽然伊朗提高了其境内浓缩铀的水平和库存,但伊朗迄今并未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而且展现出了愿意就核问题进行谈判的诚意。这次遭到美国和以色列袭击的伊朗核设施,都处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管之下。
与此同时,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未得到任何国际机构的授权。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以“阻止伊朗拥核”为名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以色列自身还是一个尚未被《核不扩散条约》所认可的“核国家”,它甚至还不是该条约的签字国。
因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看来,伊朗遭遇军事袭击的命运似乎和之前的利比亚、伊拉克并无二致,这只是美国在“核不扩散”名义下进行国际霸凌的又一个案例。凡此种种,不仅会使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虚伪的一面,也会让全球核不扩散机制的信誉进一步被削弱。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日期:2025-08-23 欧盟与美国21日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双方在7月达成的新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 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稀缺自然资源(如软木)、飞机及零部件、仿制药等得到豁免。欧盟承诺取消对美国产工业品的关税,并为美国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欧盟计划到2028年前采
日期:2025-08-22 当地时间8月21日,委内瑞拉国防部长洛佩斯发表视频声明,指控美国企图“强行推动委内瑞拉政权更迭”。洛佩斯称,美国试图摧毁委内瑞拉宪法,制定服务于帝国利益的新自由主义宪章。对此,洛佩斯强调,绝不允许其触手伸向委内瑞拉,本国军队将捍卫每一寸领土、领空和领海主权,任何侵犯国家主权的行为不仅针对委内瑞拉,更
日期:2025-08-19 北京时间8月19日凌晨,为了结束已经持续了3年多的俄乌冲突,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7位欧洲和北约领导人的多方会谈在美国白宫展开。特朗普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40分钟左右的通话,告知了后者此次谈判的进展。会后,德国总理默茨透露,普京已同意直接会见泽连斯基。这在许多媒体看来,意味着谈判
日期:2025-08-17 据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7日凌晨,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南部的哈齐兹发电站发动空袭,导致发电站设施起火。目前火势已被扑灭。也门电力公司负责人表示,空袭造成哈齐兹电站发电机受损,已全面停运,引发首都部分地区临时停电。相关部门正在对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并联合民防部门开展抢修,力争在数小时
日期:2025-08-17 美国多家企业和经济研究机构近期公布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政府今年以来推出各项关税政策“实际上是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征税”,其成本主要体现在美国不断下滑的企业利润率和持续上涨的物价。为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埋单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报道称,大部分美国成年人为日用品价格感到焦虑。作为美国人早餐不可或缺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