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高标准、高智能厚墙体温室大棚内工作
近年来,赛罕区曙光村深度挖掘资源潜力,汇聚多方力量,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提升,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在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村民李万强正忙着给葡萄叶掐尖。今年,他种植的反季节葡萄长势良好,常年种植的黄瓜、西红柿也能实现年均8万元的收入。
曙光村依托全村300栋厚墙体温室大棚,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12名党员及种植能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村民规模化种植各类蔬菜瓜果,打造草莓、葡萄等水果采摘业,以及百余种特色蔬菜种植产业,每栋大棚年纯收入超3万元。
曙光村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告诉记者,村集体依托新建的高标准、高智能厚墙体温室大棚,与内蒙古蒙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携手共建蒙苗育苗基地。这一举措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的增收,同时辐射带动种植户增收2250万元,还创造了30个就业岗位,实现资源向资产的有效转化。
为有效盘活集体闲置用地,曙光村积极引入内蒙古蒙草种业,流转村集体南河湾鱼池及周边900余亩土地用于蒙草种业育种。流转费用按比例分配,7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东分红、30%归集体所有。2024年流转费收入达58万元,村集体收入15万元,有效推动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今年,曙光村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依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以“化零为整、集体托管、规模经营”模式,整村推进土地全程托管。“全村4000亩土地(其中托管村民土地2367亩)被统一整合,实现‘小田变大田’,提升耕地地力,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利润。合作社年终收益30%留作生产备用金,70%按托管户家庭户籍人口平均分红。村民除每亩900元保底收益外,还可参与年底分红,实现‘统种共富’目标。”高二忠说。
在曙光村“正北方云仓”的打包流水线上,村民李根院正在忙碌着。作为“正北方云仓”的打包员,每天经他手的快递有近万件。“我在这里工作4年了,工资在5000元左右。”李根院说。
“正北方云仓”的蓬勃发展,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该公司吸纳了本村60多名村民就业,每月人均工资3500元到5000元。同时,“正北方云仓”利用短视频带货的优势扩大销量,结合周边乡村生态产业优势,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销售,构建起村民广泛参与、优势农产品推广销售的新渠道。
内蒙古正北方云仓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宇告诉记者:“直播间的很多粉丝都表示想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和农村美食,下一步我们想发展农村旅游这项业务。”
“2024年曙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1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3650元,增加到了40850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400万元。”高二忠说,未来,曙光村将持续整合土地资源、深化农村电商发展、成立物业服务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新路径,引领农民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韩舒杨
日期:2025-08-2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程茹欣8月22日早盘,男装品牌七匹狼(深市代码:002029)一度跌超6%,截至发稿报7.69元/股,总市值54.22亿元。消息面上,21日晚间,七匹狼披露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75亿元,同比下滑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
日期:2025-08-21 羊肉摊位前排起长队,非遗摊位前人头攒动……近日,在榆林市靖边县长城路南段,260个摊位暖黄色的灯光次第亮起。不远处,“统万风路演”的舞台上,匈奴战舞的鼓点震彻夜空。演员身着铠甲、手持长戈,在灯光变幻中再现统万城筑城场景。台下观众仿佛穿越千年风沙,置身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这场沉浸式演出,巧妙串联起民俗文
日期:2025-08-20 “三支一扶”计划,就是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的项目。今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国发布了4万多个基层岗位,预计8月底前完成全部招募工作。下个月,这些新招募人员就将奔赴各地基层一线。为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三支一扶”人员可享受当地事业单位
日期:2025-08-20 斑斓美景,壮阔山河。 北疆至北,呼伦贝尔。 这里的各族人民生于斯长于斯融于斯,书写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壮美史诗。 深度特刊、创意海报、微纪录片、手绘长图、微博话题……内蒙古日报社与呼伦贝尔市精心策划、重磅推出“这就是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北疆文化建设大型全媒体文化传播活动。 让我们一起讲述呼
日期:2025-08-20 东胜区今天阵雨转多云西北风 4 - 5 级气温 17℃ - 27℃内蒙古两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8月18日,内蒙古中南部、河北中东部、广东西部和沿海、广西西部、海南南部等地降下大到暴雨。受降雨影响,内蒙古黄河中游支流窟野河、红河,广东东江支流石马河等3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