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曙光村:多元兴业 统种共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0:29:00    

村民在高标准、高智能厚墙体温室大棚内工作

近年来,赛罕区曙光村深度挖掘资源潜力,汇聚多方力量,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提升,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在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村民李万强正忙着给葡萄叶掐尖。今年,他种植的反季节葡萄长势良好,常年种植的黄瓜、西红柿也能实现年均8万元的收入。

曙光村依托全村300栋厚墙体温室大棚,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12名党员及种植能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村民规模化种植各类蔬菜瓜果,打造草莓、葡萄等水果采摘业,以及百余种特色蔬菜种植产业,每栋大棚年纯收入超3万元。

曙光村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告诉记者,村集体依托新建的高标准、高智能厚墙体温室大棚,与内蒙古蒙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携手共建蒙苗育苗基地。这一举措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的增收,同时辐射带动种植户增收2250万元,还创造了30个就业岗位,实现资源向资产的有效转化。

为有效盘活集体闲置用地,曙光村积极引入内蒙古蒙草种业,流转村集体南河湾鱼池及周边900余亩土地用于蒙草种业育种。流转费用按比例分配,7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东分红、30%归集体所有。2024年流转费收入达58万元,村集体收入15万元,有效推动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今年,曙光村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依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以“化零为整、集体托管、规模经营”模式,整村推进土地全程托管。“全村4000亩土地(其中托管村民土地2367亩)被统一整合,实现‘小田变大田’,提升耕地地力,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利润。合作社年终收益30%留作生产备用金,70%按托管户家庭户籍人口平均分红。村民除每亩900元保底收益外,还可参与年底分红,实现‘统种共富’目标。”高二忠说。

在曙光村“正北方云仓”的打包流水线上,村民李根院正在忙碌着。作为“正北方云仓”的打包员,每天经他手的快递有近万件。“我在这里工作4年了,工资在5000元左右。”李根院说。

“正北方云仓”的蓬勃发展,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该公司吸纳了本村60多名村民就业,每月人均工资3500元到5000元。同时,“正北方云仓”利用短视频带货的优势扩大销量,结合周边乡村生态产业优势,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销售,构建起村民广泛参与、优势农产品推广销售的新渠道。

内蒙古正北方云仓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宇告诉记者:“直播间的很多粉丝都表示想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和农村美食,下一步我们想发展农村旅游这项业务。”

“2024年曙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1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3650元,增加到了40850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400万元。”高二忠说,未来,曙光村将持续整合土地资源、深化农村电商发展、成立物业服务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新路径,引领农民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韩舒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