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只知道现代口红有很多色号?你可知古代胭脂有多少种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4 09:15:29    

如今的美妆市场,数不清的口红色号,让大家钱包空空如也。女生爱美是天性,爱研究各式各样的妆容,就需要各式各样的化妆品,比如粉底,比如口红。从古至今爱美之心都一样,敷粉是古代女子化妆的一个步骤,伴随着敷粉,女子还需要施朱,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古人的妆容里,不可或缺的彩妆--胭脂。

胭脂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起始时间也是无可考证。在周代的文献中,"施朱"就有被多次提到,这里提到的"朱"指的其中一种化妆品,"朱粉", 是用一种朱砂之类的物质染红的,可能是最初的口红原型。

从已经发掘的考古资料看,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梳妆奁中已经有胭脂等化妆品了。墓主人是当时的一位权贵的妻子,墓的年代大约在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距离秦灭亡不过40年时间,可见,在秦汉之际,妇女已经在使用胭脂了。胭脂种类极多,给大家简单分享几种。

红蓝花胭脂

古代制作胭脂主要原料是红蓝花,红蓝花也称为"黄蓝"、"红花",是从匈奴传入我国的。汉代以来,汉和匈多次军事厮杀,边界军民交流较多,两民族的文化习俗沟通传播由此而来,"胭脂"的制作和使用,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推广开来。在汉代,红蓝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美容化妆材料,已经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中。《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杀花法制作胭脂,大部分还是粉状的胭脂,大约到北朝末期,胭脂粉中加入牛髓,猪胰等,使胭脂变成一种稠密润滑的油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化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考究,不仅要使用和携带方便,而且制作胭脂的原料也大有发展。

绵胭脂

绵胭脂出现在魏晋时期,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胭脂。以丝绵卷成圆条侵染红蓝花汁制成。妇女用来敷面或者注唇。晋崔煲《古今注》卷三中载"燕支.....又为妇人妆色,以绵染之,圆径三寸许,号绵燕支。"

金花胭脂

金花胭脂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薄片胭脂,以金箔或纸片侵染红蓝花汁而成。使用时稍蘸取唾沫使之溶化,即可涂抹面颊或者注点嘴唇。同是《古今注》卷三中还记载:"燕支......又小薄为花片,名金花烟支,特宜妆色。"就是指的金花胭脂。

花露胭脂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对这种胭脂有颇为精彩的描写:"(平儿)看见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净了配上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可见这种,胭脂不仅用于妆颊,也用于点唇。这里所谓'上好的胭脂",应该就是指的红蓝花。

玫瑰胭脂

一种用玫瑰花瓣制成的胭脂,也称作'玫瑰膏子"。这种玫瑰胭脂在清代非常流行。清宫后妃所用的玫瑰胭脂,选料都特别讲究。玫瑰开花,不仅朵与朵之间色泽不一,就连同一朵中的各花瓣之间颜色深浅也大不一样,因此制胭脂的宫人要于清晨玫瑰带露初绽时将花朵摘下,仔细选取色泽纯正一致的花瓣,其余的一概弃去。选好花瓣后,将其放入洁净的石臼里,慢慢舂研成浆,又以细纱制成的滤器滤去一切杂质,然后取当年新缫的白蚕丝,按胭脂缸口径大小,压制成圆饼状,浸入花汁,五六天之后取出,再晒个三四天,等待干透,就做成了玫瑰绵胭脂。

山榴花胭脂

一种以山榴花汁制成的胭脂,其制法应和玫瑰胭脂类似。《天工开物》中载"胭脂,古造法以紫铆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即指山榴花胭脂。

山花胭脂

即以山燕脂花做成的胭脂。区别于红蓝花汁凝成的胭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卷十五中曾言:"燕脂有四种:一种以红蓝花汁染胡粉而成...一.种以山燕脂花汁染粉而成...一种以山榴花汁作成者.....一种以紫矿染绵而成者,谓之胡燕脂。"唐段公路《北户录山花燕支》中则详细记载了这种花的形态:"山花丛生,端州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抽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采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红蓝。"

胡胭脂

明清时期还有一种以紫矿染绵而制成的胭脂,称之为之"胡胭脂"。所谓紫矿,是一种细如蚁虱的昆虫---紫胶虫的分泌物。寄生于多种树木,其分泌物呈紫红,以此制成的染色剂其品质极佳,制成胭脂想来必定属上品。《天工开物》中亦载:"燕脂,古造法以紫铆染绵者为...",这里的"以紫铆染绵者"应也是指此。

胭脂多和妆粉一起使用,据《妆台记》云:"美人妆面,既敷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这里的"酒晕妆"和"桃花妆"都是在敷完妆粉后,再把胭脂或浓或淡涂抹于两颊之上。而"飞霞妆"则是先施浅朱,然后以白粉盖之,有白里透红之感。因色彩浅淡,接近自然,所有多是少妇使用。另外,还有将铅粉和胭脂调和在一起,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称为"檀粉",然后直接涂抹于面颊的。它在化妆后的效果,在视觉上与其它方法有明显的差异,因为在敷面之前已经调合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程度也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的感觉。

由此看来,古人制作胭脂,从最早的矿物质(朱砂),到后来的植物(红蓝花、山燕支花、玫瑰、山榴花等),待到明清时期采用的动物分泌物,可谓囊天地之精华,用心极其良苦了!因为不同胭脂的研制,也发展出不同式样的妆容,从古至今的彩妆进程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