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4月15日二版
■编者按
2025年山东“新春第一会”为全年发展开篇定调——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释放出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的强烈信号。为展现新时代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激励全省上下对标对表、实干争先,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策划推出“改革立潮头 实干挑大梁·市县调研行”全媒体报道,选派骨干记者编辑团队,深入山东市县区,深入挖掘各地推动改革创新的新做法新模式新机制,解剖麻雀、总结经验,为其他地区和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山东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敬请关注。
链群培质看生态
——潍坊改革创新一线蹲点记②
来潍坊前,调研团队对潍坊好奇的是:从内部转型阵痛与外部不确定性中实现突围,这座城市的秘诀是什么?是政策举措背后的行政推力?还是企业家们的单兵突进?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意识到这场突围的特殊性:潍坊不是靠某股力量单向发力,而是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
招商干部按图索“企”精准播种,链上企业卡位入链加速生长,高校实验室的前沿技术在车间产线掀起创新裂变,“八大金刚”护航营商环境、靠前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潍坊靠改革创新举措破除思维定势,打通发展堵点难点,形成一流发展生态、营商生态、政商生态,让148万市场主体与各级党委政府一道形成抗压的韧性,结成相互支撑的共同体、合伙人,释放发展动力活力。
这才是潍坊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用“动力十足”来形容潍坊高新区东部片区一点儿不为过。沿樱前街向东,潍柴集团布局数字化产业园,周围还能看到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马力)、山东银轮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等一众动力装备相关企业。这片动力之区有多香?高新区的干部都很了解:“排队等进驻的企业多了去。”
扎堆图个啥?之前,企业看重的是物理距离拉近带来的供应链保障;如今,产业链上信息、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聚合释放出的“化学反应”,愈发受到青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链主的成长必然会带动链上企业的成长。”在赛马力副总经理田敏眼里,与潍坊动力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潍柴的顺畅协作,为赛马力发展送上持续不断的“好风”。
作为潍柴主要采购商之一,赛马力拿到订单之后,会与潍柴的工程师一起讨论用什么发动机,需要进行怎样的配置调整,协同发力开拓市场。尽管这几年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赛马力仍创下了2023年以来增幅最高200%的小奇迹。链上链下的紧密互动可以追溯到赛马力的起点——2007年,赛马力成立之初的创业团队大都来自潍柴。
赛马力的小奇迹并非个例。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潍坊动力装备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315家链上企业中诞生了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2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将视野继续放大——潍坊拥有两个“2000亿元级”的食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规模4000亿元的高端化工产业链上,3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领跑全球。一大批优质企业像齿轮一样相互咬合,坚信并践行着同一个信念:在产业链交织的生态系统中,没有孤岛,只有群岛。
链式思维带动产业发展,思路并不新鲜。“潍坊之链”之所以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力,在于创新激发每个链上企业的“链力”:
——按图索企,精准补链。走进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展厅,一张招商图谱格外引人注目。一架飞机从驾驶舱、机翼到发动机、起落架,每个关键部位都标注着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名称,方便招商人员精准招引。无中生有引来的空天产业,如今已有8家企业投产达效,去年实现产值14亿元。
潍坊航空航天产业园。
——创造机会,碰撞交流。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宇航推进落地潍坊后的第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赴本地企业参观交流。宇航推进被潍柴提出的一项技术指标吸引,后经过多轮技术交流,确定共同研发微通道换热器,目前双方合作的第二台设备已经投入应用并开展技术验证。
——搭建平台,匹配资源。山东谷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第三条生产线即将投产,急需拓展订单资源。了解到企业需求,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对接会,在包括谷雨生物在内共62家企业、17家医疗机构和11家金融机构参加的路演会上,谷雨生物成功与东晓生物达成合作协议。潍坊升级“我为企业找订单”,搭建“我为企业组主场”活动平台,为企业匹配更多订单、金融、人才等资源要素。
从潍坊企业家口中,极少听到孤胆英雄般的企业传奇,更多的是热带雨林式的共生共荣。当各级政府从管理者转型为资源“织网人”,当产业链上的单点突破扩大为系统优势,打造“潍坊之链”强力增长极也就水到渠成了。
系统优势并不意味着野蛮生长,有时做减法反而能更好地做加法,甚至乘法。
过去,化工企业在潍坊每个县市遍地开花,总数一度近2000家,但附加值、利润率不高。这些年,潍坊持续加大化工转型升级力度,关停一批“小散乱污”企业,推动弘润石化等骨干企业转型,引进新和成、国邦药业等优质企业,如今企业数量较8年前减少一半,但发展质效显著提升,30余种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营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42家。
弘润石化罐区。
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深刻把握——产业升级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真正实现焕新,必须将着眼点从量的增减转向质的重构。
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走创新型发展之路往往面临重重困难,关键时刻需要“扶一把”。潍坊构建起“梯次培育+精准滴灌”的创新生态体系,市县两级集中政策、资源进行重点扶持和服务保障,帮助企业迈入创新型发展轨道,并持续攀升。
采访时,坊子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乔仕杰抱出厚厚一摞材料。“抓住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试点的有利时机,我们对全区企业摸底,对符合培育条件的中小企业建档造册,给出建议方案。”翻开其中一页,企业在什么时间可以申报哪些项目,还存在哪些欠缺,标注得清清楚楚。
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获评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从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路升级而来,这家企业除了得到各级奖补资金支持之外,在贷款、融资、开拓市场、招引人才等方面也都收获了额外的青睐。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创新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围绕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所需所盼,潍坊出台《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集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6部门之力,破解成果转移转化、金融支持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像这样“普惠+定制”的政策,近年来潍坊出台了24个。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而在本地科研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企业对着生产研发堵点往往难寻援手。
潍坊选择敞开门、走出去,打破地域局限构建创新共同体,将潍坊融入济青、京津冀乃至全国、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资源大生态,“智联百校”就是其中的牵引性行动。
通过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等124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牵手高水平科研机构,化解了生产研发中的实际问题,收获真金白银。截至目前,已有近千项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在潍坊实现转化,哈尔滨工业大学15000t/a杀菌剂系列产品、上海交通大学三甲基甘氨酸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106项重大行业性新技术、新产品落地潍坊,增加产业规模近200亿元,实现了“借脑创新”的精彩跨越。
如今的潍坊,正在上演传统与未来交相辉映的产业变奏曲。一边是动力装备、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生;一边是元宇宙、磁悬浮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明日之境处处可见:在高密,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让康复机器人像家电一样进入千家万户;在诸城,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年产2万只四型高压储氢瓶的能力,市占率居全国首位;在青州,耐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无人机产品已包含固定翼、旋翼、垂翼等所有机型……老工业基底嫁接未来生产力,潍坊向新之路已铺向下一个赛程。
优化营商环境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潍坊把它变成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实验——把解题的笔触落在企业最痛的堵点上。
年初,潍坊一家化工企业的氨碱改联碱项目遇到一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解题”:项目用煤属于原料用煤,如果没有成功获批省级重点项目,原料用煤指标就无法保障;但如果没有指标,就没法申请省级重点项目。
“无解题”的解法,诞生在潍坊亲清发改会客厅——一个由潍坊市发展改革委成立,旨在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困难的政企沟通平台。
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潍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郭木华多次“做东待客”,和同事们一道把打通各部门办事资源的改革举措变为常规动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我们解决好;上级部门决定的,主动上报,协助办理;职责范围外的,邀请其他部门一起想办法。”通过会客厅的协调,氨碱改联碱项目争取到了上级部门出具的“符合省级重点项目的基本条件”证明,正容缺办理原料用煤指标。
营商环境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如何把营商环境做到企业的心坎上,却是考验城市经营智慧的大学问。
IE3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产线主打,IE4超高效节能电机全系列研发基本完成,IE5超超高效电机和高压电机列上研发计划,看产品布局就知道,山东孚日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孚日电机)是铁了心要走“上市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长久创新之路。但面对电磁算法设计等后续研发升级的拦路虎,这家成立不满4年的小微企业想借智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又苦于缺少资源。
转机出现在2023年底。潍坊市委书记刘运率队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交流对接,孚日电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上了线——孚日电机与该校曹瑞武教授合作开发高效三相同步磁阻电机技术。一年多后的现在,应用新技术的多款设备已投入量产,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
像这样由市级领导为企业当“红娘”、解难题的故事,调研期间,采访团队听到了很多。
顶格破题的力量,其来有自。由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市人大政协负责同志和公检法“三长”等8位市级领导组成的“强大阵容”,与企业建立面对面联系,直插成长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跳过层层上传下达,一举击破堵点卡点,这一强力举措被企业家们交口称赞,称其为“八大金刚”护航。
无论是亲清发改会客厅还是“八大金刚”护航,潍坊的系列改革举措,都指向对营商环境这个金字招牌的追求。
春风拂过昌潍大地。迎着风,新命名的光电路、动力路上,“潍柴号”“歌尔号”公交车全速前进;浞河畔的潍坊人才公园,展示潍坊优秀企业家、科学家、运动员等人才风采的展板吸引市民驻足赞赏;潍坊市级机关办公大楼楼梯间,一张张优秀本地企业的介绍展示牌映入眼帘,大楼里办公的干部们说,“企业形象看在眼里,推介企业的意识融入心里。”
最好的招商广告,就是让企业相信,这里能把“办不成的事”办成。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一年,潍坊新签约过5亿元项目258个、内资到位资金1094亿元,签约项目数、签约金额、到位资金均居全省第一。
大道至简。这座城市赢得企业真金白银打call的秘密,就是实实在在为营商环境护航的一颗真心。以改革重塑生态、政企双向奔赴成就了潍坊的逆势突围。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李振 于新悦 王佳声 赵洪杰 通讯员 孙磊 韩国鹏)
日期:2025-04-16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057亿元,同比增长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14亿元,增长4.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10644亿元,增长4.6%
日期:2025-04-15 每经记者:王琳 每经编辑:文多4月14日午间,隆鑫通用(SH603766,股价11.91元,市值244.6亿元)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以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经初步核算,隆鑫通用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74%和97.16%。2025年第一季度,隆
日期:2025-04-15 4月15日,中国宝安(000009.SZ)披露了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近年来,中国宝安转型为以新材料为主的产业投资集团,以生产负极材料为主的贝特瑞是其旗下重要公司。报告期内,贝特瑞负极材料销
日期:2025-04-15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突破6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展现较强韧性,实现较快增长。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随着出口规模扩大,经营主体也对分散经营风险有更多需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订
日期:2025-04-15 《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近日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加强产业基金支持。引导“3+N”杭州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组建润苗直投基金,重点支持具备硬科技属性的本地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完善“投早、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