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铖权 (西南科技大学)
近日,浙大医学院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缅怀仪式,以纪念那些被尊称为“无语良师”的遗体捐献者。这一活动不仅在校园内引发了深刻的反响,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仪式上,捐献者家属代表、捐献志愿者代表、浙江省红十字会、浙大医学院师生代表约400人参加,以鞠躬默哀、敬献花篮等方式表达对这些大体老师的深切敬意。
大体老师,是对那些选择将自己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的人们的一种尊称。他们在生命终结后,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身体留给医学事业。对于医学生而言,大体老师是他们接触医学实践的重要起点,是他们从理论走向临床的重要桥梁。通过对大体老师遗体的解剖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还能培养出一种严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职业态度。这种学习经历,使得他们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造福于社会。
目前,浙江大学“无语良师”碑上共有1449位捐献者的名字。在缅怀仪式上,学生们通过鞠躬默哀和敬献花篮等庄重而肃穆的形式,用无言的静默完成了一场与1449位“良师”跨越生死的对话。这种场面令人动容,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一个重要的观念:每一位逝者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份无私的奉献都应受到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对逝者本身的致敬,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敬畏。
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死亡常被视为禁忌话题。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观念的演变,人们对于死亡也有了更加多元的理解。作为人生必经的阶段,死亡需要我们以坦然和理性的态度去正视。如若能将个体消亡转化为文明进阶的能量,这便是对待生命最高级别的礼赞。浙江大学通过缅怀仪式等一系列教育课程,以极具张力的仪式感叩击着当代青年的心灵,帮助年轻一代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敬畏生命。这种仪式感不仅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死亡认知,更培育“向死而生”的生命智慧,培养珍惜当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曾提到:“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遗忘”。浙大医学院这场独具匠心的集体缅怀仪式,不仅以最庄重的医学礼仪向“大体老师”致以永恒敬意,更在年轻学子的精神原野播撒下生命教育的种子。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见新一代青年带着对生命的透彻认知走出校园,用他们理性而不失温度的生命观照,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铭记中抵达永恒。
日期:2025-07-14 7月14日下午2时许,四川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学生范桎诚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后,他和父母一起抱着鲜花,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感谢学校及老师们。范桎诚和父母一起到学校感谢老师范桎诚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是历史类考生,今年高考653分,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他说,整个高中期间,学校和老师都对他
日期:2025-07-13 对话从钱理群的新作《养老人生:新机遇,再出发》说起。钱理群的养老人生始于2015年与夫人崔可忻共同入住“燕园”的决定。从北大教授到“养老院里的钱老头儿”,钱理群说,这是每个人要面对的,脱下面具的时刻。2019年夫人崔可忻的离世让钱理群直面死亡课题;两年前的意外摔倒成为他思考的转折点。在静养身体的同时
日期:2025-07-09 2025年7月7日,初入职场的00后姑娘小赵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供图本报讯 记者胡婷婷报道 2025年7月7日,初入职场的00后姑娘小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光荣地成为沈阳市第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11岁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小赵读大学时就积极参与志愿
日期:2025-07-08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7月7日上午,开发区八中为郝凤娟主任、毛春波主任、单卉主任、车新丽主任、赵锦燕老师举行了一场温馨的欢送会。感恩奉献,致敬耕耘欢送会伊始,主持人代表全校师生向五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过去的日子里,她们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用智慧与爱心
日期:2025-06-18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世界,它将如何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6月18日,在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2025)开幕式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以《“AI+”引领智能涌现,开启碳硅融合新未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围绕“人工智能+”主题,描绘了一幅AI深度融入人类文明、人机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