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为什么会有文化历史考古?
考古材料的增加是否会限制阐释的可能性?
为什么会有进化论考古?
在《考古何以可能?》这本书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以课堂对话的形式,带领读者穿越考古理论的迷雾。据了解,陈胜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
《考古何以可能?》
陈胜前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5年5月
本书内容覆盖当代考古学主要的理论方向,包括文化历史考古、过程考古、后过程考古三大经典范式,以及景观考古、物质性理论、性别考古等前沿领域。在理论解读中,陈胜前采用了纵横结合分层-关联的方法论,按照五个层次的考古学理论体系,并结合范式分析,包括核心概念纲领、支撑理论方法与实践体系三大组成部分,由外及内,逐层深入,针对学界对过程/后过程考古的认知偏差,以抽丝剥茧的思辨展开深度对话,揭示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
“许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感到考古学理论有什么作用,甚至都没有发现考古学理论的存在。考察考古学的发展,你会发现考古学的每一点进步似乎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比如我们熟悉的考古地层学,在田野考古操作中,它就是指叠压打破关系,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理论内涵。而回到19世纪考古学形成的时期,就会发现它需要立足于地质学的均变论,即作用于古代的各种营力同样作用于现在,也就是古今一致原理。如果没有古今一致原理,我们实际是无法认识地层的。”陈胜前认为,理论仿佛空气,平时你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当你注意呼吸的时候,你就会注意到。如果没有空气或是空气稀薄,你马上就会感到困难。“我们当前感到研究困难,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理论的欠缺。一批考古材料摆在那里,有人已经研究过,但是,这一批材料是否有且仅有一个研究视角呢?显然不是,当代考古学理论提出了N个视角,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方面来开展研究。”
他强调,对学习者而言,这是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即如何把所学到的理论与考古材料或问题研究结合起来。“遗憾的是,这不是一个完全能从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某种意义上,这就使得课堂学习考古学理论似乎是纸上谈兵。但是非学无以广才,没有理论学习为基础,谈何与实践相结合?”
陈胜前说,走入理论的天地,你会发现原来我们可以这么看待考古材料,世界原来如此丰富多彩;你会发现原来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可能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坚实。走入理论的天地,你不需要抓住某个理论部分不放,抓住的都是教条,你需要深深地“呼吸”它,也就是体会它,让它融入你的研究,直到你浑然不觉理论的存在。走入理论的天地,你可以让考古学研究更加深入,让我们的研究不再止步于物质材料,而是可以进入古人的世界,进入更宏观的历史空间,与整个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评价道:“这是一本中国学者写的考古学理论著作。作者现身说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理论创新何以比材料积累更重要。由考古学理论激发的新思维和新视角可以带来比考古新发现更加轰动和更有意义的重大发现。”
日期:2025-06-10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周建萍)“西宁开发区与宁德时代达成重要合作,宁德时代将在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有项目基础上追加投资5亿元,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重点推进后工序配套建设,与西宁开发区携手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9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至此,西宁开发区针对
日期:2025-06-07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我爱这土地》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赞美》以
日期:2025-05-18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为什么会有文化历史考古? 考古材料的增加是否会限制阐释的可能性? 为什么会有进化论考古?在《考古何以可能?》这本书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以课堂对话的形式,带领读者穿越考古理论的迷雾。据了解,陈胜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 《考
日期:2025-05-06 仁龙巴冰川是西藏著名的海洋性冰川,如今还保持着冰川的原始自然状态,是生态研究和地质勘察的宝贵资源。今天,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西藏昌都正式开展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我国为何现在要启动对海洋性冰川的探测调查呢?海洋性冰川气候多变,通常位于高海拔地区,地形复杂,数据获取困难,加上冰川本身的特
日期:2025-05-01 4月30日,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本次返回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斤。因生物活性要求,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至北京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