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进一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可谓至关重要。中国欧盟商会国家代表-执行委员会委员、意大利埃尼集团副总裁詹尼·迪·乔瓦尼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欧应当促进绿色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王晓莹
中欧绿色合作潜力巨大
文章指出,绿色科技是中国与欧盟最有望深化合作的领域之一。长期以来,欧盟一直引领清洁能源的创新实践,在风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强国,能够迅速推广这些绿色技术。有鉴于此,中欧可以携手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全球部署。
电动汽车堪称中欧绿色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拥有引领行业创新和应用的车企。与此同时,在严格的排放法规的推动下,欧盟正在大力淘汰燃油车。这就为双方的合作创造了契机,不仅涉及技术开发,而且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和电池供应链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欧加强相关合作有望降低成本,推动绿色出行,引领全球汽车行业迈向更加清洁的未来。
可再生能源是另一大合作领域。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储能系统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欧盟正致力于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实现“碳中和”目标,无疑将从同中国更紧密的合作中受益良多。
凭借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中国大幅降低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太阳能使用成本。中欧可以通过深化合作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可再生能源打造成为能源体系的基石。
中欧绿色合作前景向好
文章进一步表示,欧盟早就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中国在2021年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目前正处于构建健全的碳定价机制的早期阶段。中欧应当抓住战略机遇,协调碳交易市场,创造更可预测的全球碳定价体系。这种合作有望促进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并为双方的相关行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为充分挖掘中欧合作潜力,双方必须完善现有的经贸对话平台。这些机制对于打破贸易壁垒、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促进绿色技术合作至关重要。
围绕绿色技术和脱碳达成协议堪称切实可行的举措。若能就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达成协议,不仅可以弥合技术差距,而且有助于防止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阻碍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流通。
知识共享是中欧合作中经常被低估的重要领域。中欧都拥有在清洁能源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通过推进联合研究项目、政策对话和商业交流,双方可以增进理解、促进创新。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储能领域的联合研发有望带来突破性进展,进而推动中欧经济发展和全球能源转型。
文章最后强调,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挑战,中国和欧盟仍然拥有引领全球脱碳进程的巨大潜力。通过加强绿色技术合作、协调碳交易市场并强化对话机制,双方可以携手打造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未来。不断丰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仅对双方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将为世界各国树立搁置分歧、实现共同气候目标的榜样。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朱萍)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日期:2025-07-16 每经记者:兰素英 杨卉 每经编辑:贾运可7月16日,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忙着在北京“赶场”:上午一身唐装亮相链博会,用中文向观众问好;下午又穿回皮衣,顶着太阳满头汗地在前门接受采访。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黄仁勋还透露,会直接从北京飞回家,因为“很想念小狗们”。这已经是黄仁勋今年第
日期:2025-07-16 昨日,空中客车与中航西飞旗下中航西飞天津公司(以下简称西飞天津)正式合作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A321飞机是空客A320系列中机身最长的成员,这是此款机型首次在中国进行机身系统装配工作,标志着空客在华工业布局的进一步深化。据了解,首架在中国进行机身系统装配的A321飞机的前后机身已于7月初通
日期:2025-07-12 陈铭 特朗普,周末“征税”!据最新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月12日宣布,自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上述消息披露后,比特币等风险资产集体跳水,截至券商中国发稿,比特币跌0.50%,以太坊跌超2%,Solana跌超4%,艾达币跌超5%。特朗普:对墨西哥、欧盟
日期:2025-07-12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明洁的《破坏实验》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推出。作为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纽约当下民族志,此书的创作源于作者六年的沉浸式田野调查。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曾提出“破坏实验”理论,即通过打破常规来观察社会的真实运行规则。李明洁发现,纽约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实验室:从东哈莱姆的涂鸦到华尔街
日期:2025-07-11 在第21个中国航海日到来之际,记者在船长何庆华带领下,登上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红专”轮。这艘两用船是中国造船工业技术创新的结晶,集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功能于一体。2024年7月,“新红专”轮建成并交付大连海事大学使用。“新红专”轮是一艘集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岸基信息支持于一体,实现了智能化全覆盖,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