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8月8日,叶成玉在喂稻田中的小龙虾。 记者 马腾摄
田野上,昔日泛白的盐碱荒滩已被绿意盎然的连片稻田替代,蟹苗和小龙虾不时探出头,搅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一幅生机勃勃的“稻渔共生”画卷,正在榆林市榆阳区缓缓铺展。
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一度被视作农业的“禁区”。如何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榆阳区给出了答案——“科技改良+生态治理+产业驱动”。
近年来,榆阳区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等单位,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通过“以水压盐”“生物改良”“有机培肥”等综合治理举措,逐步降低土壤盐碱度。随着科技赋能和生态治理的深入推进,原先的重度盐碱地逐步改良为适宜水稻生长的“水良田”。
8月8日,在鱼河镇水稻种植基地,技术人员在进行水样采集,现场测定pH值。后续,这些水样还会被带回实验室进行更专业的检测。
“2024年以来,我们公司对鱼河镇、上盐湾镇、鱼河峁镇3个镇4个点位的盐碱地水质进行检测,每个月在固定点位检测一次。从前两次的检测和化验结果来看,水质的pH值、全盐量、重金属含量都有明显改善,适合水稻种植和稻蟹养殖。”榆林科立威生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玉安说。
土壤改良只是第一步,选育适合盐碱地种植的作物才是关键。榆阳区引进了耐盐碱水稻品种。这些水稻品种能在含盐量0.3%至0.6%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刚开始试种时,大家心里没底,没想到第一年亩产就达到了400公斤。”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说。如今,经过优化种植技术,部分地块亩产已突破500公斤,稻米品质优良,市场供不应求。
“现在在稻田里养蟹,每亩地能多赚3000多元。”种粮大户张海峰笑着说。2024年,榆阳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8260亩,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
为了更好地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榆阳区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户在稻田里养殖螃蟹、小龙虾、泥鳅等。鱼蟹的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它们的排泄物还能成为天然肥料。
“今年,我在村里承包了500多亩稻田,投放了1500多公斤蟹苗和6万尾小龙虾。目前,稻子长势良好,预计今年每亩稻田能收获约500公斤大米。蟹苗和小龙虾也长得很快。”赵家畔村村民叶成玉说。
近年来,榆阳区通过平整土地、新修田埂、深翻深松土壤等措施优化土地结构,将盐碱地治理与农业产业培育深度融合,聚焦水稻种植、虾蟹养殖等特色产业精准发力。
依托“种稻改碱”模式,榆阳区在鱼河镇、上盐湾镇等地建成高标准水稻田,持续拓宽农业增收路径。
如今,盐碱地治理为榆阳区带来了经济效益,修复了脆弱的生态。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滩,如今变成了水田纵横、鸟类栖息的湿地景观,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万亩稻田成为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当地政府顺势推出乡村旅游项目,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记者 马腾 通讯员 周湘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日期:2025-08-18 8月1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来到洪湖,乘船进入湖中调研时强调,要注重原生态保护,坚持“一切天成”的理念,着力打造鱼游浅底、飞鸟翔集、充满野趣的洪湖湿地画卷,努力复现“水清岸绿浪打浪”的生态美景。俯瞰洪湖西岸,水质清澈,湿地植被繁茂,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通讯员 唐蜜 摄)盛夏洪
日期:2025-08-15 【来源:陕西日报】8月8日,叶成玉在喂稻田中的小龙虾。 记者 马腾摄田野上,昔日泛白的盐碱荒滩已被绿意盎然的连片稻田替代,蟹苗和小龙虾不时探出头,搅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一幅生机勃勃的“稻渔共生”画卷,正在榆林市榆阳区缓缓铺展。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一度被视作农业的“禁区”。如何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榆阳
日期:2025-08-12 2025年8月9日,上海黔醉多酒业有限公司携手青海黔琳窖酒业有限公司,于西宁富力万达文华酒店隆重举办“西宁黔琳窖城西店成立四周年庆典”。活动以“锐势前行 聚市破局”为主题,汇聚全国五百余名核心客户、行业领袖,共同见证品牌在高原市场的战略突破与文化深耕。四周年庆典:锐势聚力,共启新章西宁黔琳窖城西店自
日期:2025-07-16 近日,宜昌夷陵区一场千人露营活动,主办方支付2127元购买碳汇,抵消24.78吨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碳”目标。这张看似轻巧的“零碳账单”,其意义却远超数字本身,为我们实践“双碳”目标提供了生动的现实样本,更是湖北“生态支点”建设中的一枚精巧落子。“零碳小账单”虽薄,却突破了环保“高门槛”的认知壁垒
日期:2025-07-14 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其中,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督查科被评为表现突出集体。闻令而动精准落子“中心棋”据悉,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督查科以系统思维,高效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快速响应、精准对接绿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