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佛山思贤滘水域成功移出广东十大危险水域名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22:53:00    

在西江与北江交汇之处,2.5 公里长的思贤滘水域以“咽喉要道”“黄金航段” 闻名,却也因航道复杂、通航密集等因素,被贴上“危险水域”的标签。

2008 至2013 年,佛山三水辖区超60%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在东平水道,而其中近七成又集中于思贤滘水域。2013年,思贤滘水域被广东海事局列为十大危险水域之一。

光阴流转,佛山加快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海事部门推进重点领域常态化治理及流域协同共管,让这片水域事故数量下降80%。近期,思贤滘水域成功移出了广东十大危险水域名单。

思贤滘水域:广东最早“严管”河段

思贤滘水域的蜕变,始于一套极具针对性的严管模式。受陆上交通严管路段的启发,2014年首次提出打造水上“严管”理念,思贤滘水域成为佛山乃至广东最早“严管”河段。

海事部门介绍,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对无线电设备、锚泊秩序、航行秩序等问题展开严查,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流程、规范;经验还推广至辖区重点渡口、重点桥梁等重点水域。据统计,自实施严管以来,思贤滘水域水上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近5年仅发生10宗小事故。

探索智慧监管 新技术全省推广

从第一支视频枪建设使用,到智慧卡口应用,再到雷达站建设。思贤滘水域在严管的同时,也在为监管信息化、智慧化探路。从佛山海事局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到广东海事局监管指挥平台,再到现在的一体化智慧海事系统,思贤滘在智慧监管方面的新技能层出不穷。

海事部门介绍,目前设有“多重电子预警、全河段电子盯防、无限制电子设卡”智管网络,让船舶动态尽在掌握;还有“移动配员核对”,配员精准打击;通过“夜间电子回放”,逐步填补夜间与节假日监管空白;科技与执法的深度融合,为水上安全监管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而这些新技术,也陆续被推广应用到广东其他水域的监管。

科学研判:实现洪水期间零事故

汛期期间,受西江、北江上游洪水影响,入滘水与出滘水存在较大水位差,最高可达1.5米,滘内水流湍急,常伴有漩涡,通航环境极其复杂。

海事部门介绍,通过多年实践,目前已掌握了上下游协调协作与科学分析研判,分时分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等举措,有效应对2022年6月、2024年4月北江100年一遇洪水、西江超十年一遇洪水影响。2024年北江1、2号洪水期间,实施临时交通管制14次,有效疏导2000余艘船舶有序通过思贤滘水域,实现了洪水期间零事故。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明谦 张伟科 通讯员黄建霖、赵明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