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江与北江交汇之处,2.5 公里长的思贤滘水域以“咽喉要道”“黄金航段” 闻名,却也因航道复杂、通航密集等因素,被贴上“危险水域”的标签。
2008 至2013 年,佛山三水辖区超60%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在东平水道,而其中近七成又集中于思贤滘水域。2013年,思贤滘水域被广东海事局列为十大危险水域之一。
光阴流转,佛山加快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海事部门推进重点领域常态化治理及流域协同共管,让这片水域事故数量下降80%。近期,思贤滘水域成功移出了广东十大危险水域名单。
思贤滘水域:广东最早“严管”河段
思贤滘水域的蜕变,始于一套极具针对性的严管模式。受陆上交通严管路段的启发,2014年首次提出打造水上“严管”理念,思贤滘水域成为佛山乃至广东最早“严管”河段。
海事部门介绍,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对无线电设备、锚泊秩序、航行秩序等问题展开严查,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流程、规范;经验还推广至辖区重点渡口、重点桥梁等重点水域。据统计,自实施严管以来,思贤滘水域水上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近5年仅发生10宗小事故。
探索智慧监管 新技术全省推广
从第一支视频枪建设使用,到智慧卡口应用,再到雷达站建设。思贤滘水域在严管的同时,也在为监管信息化、智慧化探路。从佛山海事局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到广东海事局监管指挥平台,再到现在的一体化智慧海事系统,思贤滘在智慧监管方面的新技能层出不穷。
海事部门介绍,目前设有“多重电子预警、全河段电子盯防、无限制电子设卡”智管网络,让船舶动态尽在掌握;还有“移动配员核对”,配员精准打击;通过“夜间电子回放”,逐步填补夜间与节假日监管空白;科技与执法的深度融合,为水上安全监管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而这些新技术,也陆续被推广应用到广东其他水域的监管。
科学研判:实现洪水期间零事故
汛期期间,受西江、北江上游洪水影响,入滘水与出滘水存在较大水位差,最高可达1.5米,滘内水流湍急,常伴有漩涡,通航环境极其复杂。
海事部门介绍,通过多年实践,目前已掌握了上下游协调协作与科学分析研判,分时分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等举措,有效应对2022年6月、2024年4月北江100年一遇洪水、西江超十年一遇洪水影响。2024年北江1、2号洪水期间,实施临时交通管制14次,有效疏导2000余艘船舶有序通过思贤滘水域,实现了洪水期间零事故。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明谦 张伟科 通讯员黄建霖、赵明锋
日期:2025-05-07 在西江与北江交汇之处,2.5 公里长的思贤滘水域以“咽喉要道”“黄金航段” 闻名,却也因航道复杂、通航密集等因素,被贴上“危险水域”的标签。2008 至2013 年,佛山三水辖区超60%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在东平水道,而其中近七成又集中于思贤滘水域。2013年,思贤滘水域被广东海事局列为十大危险水域之一
日期:2025-05-02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倩)深山立塔、穿海联网、智造重器……“五一”假期里,广东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众多建设者坚守一线,瞄准节点,开足马力推进项目建设。瑞梅铁路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连接江西瑞金与广东梅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珠三角、粤东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联系。5月1日,在中铁十五局
日期:2025-04-20 4月19日,由教育部与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北京站)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盛大开场。活动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教育部和广东省领导出席开场仪式并参加相关活动。8个京粤合作项目在开场仪式上签约,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广东省各地市重点
日期:2025-04-19 2025年4月16日上午,《拉美快报》捐赠仪式暨“华侨华人文献收藏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卞勇,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原主任吕伟雄,中国华侨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姜军,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干,《千岛日报》广州站荣誉副社长李伟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
日期:2025-04-15 15日,记者从深圳盐田海事局获悉,2025年第一季度,深圳盐田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0.8万标箱,同比增长22.4%;货物吞吐量2235.2万吨,同比增长23.5%,实现首季“开门红”。据悉,作为全球大型的单体集装箱码头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港,盐田港立足深圳,服务华南,面向全球,承担着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