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机器人巡检鸡舍,AI监控母猪饮水量……智慧农业如何重塑传统农业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2:19:00    

在广西贵港覃塘区凤凰林场,雪榕生物打造的“数字菇房”正在改变传统的食用菌生产。一系列智能设备,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的控制,在巨大的生产车间创造出适宜菌菇生长的最佳环境。层叠数十级的种植架上,无数金针菇正在食用菌培养瓶中舒展菌丝。

在这个生产基地,食用菌的制料、装料、接种、培养几乎都由机器完成。每天120吨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要完成采摘,打包运往500公里“新鲜半径”内的广东、广西和东南亚等地。

雪榕生物的金针菇发育车间

“数字+设施”双轮驱动,智慧农业与设施农业正在重塑传统农业图景。日前,红星新闻及多家媒体记者走进广西贵港、玉林等地,参访多家农业企业,寻找现代农业密码。

人工智能+机器人巡检

全链条智能化带来养鸡革命

在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鸡舍正刷新传统养殖认知。

16栋高标准鸡舍,环境干净明亮,无异味。机器控制了鸡舍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风级别和光照。从饮水供应到鸡蛋收集、排泄物清理等,都实现无人化操作。

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钟良鹏介绍,公司采用标准化、智能化养殖模式,配备先进自动化设备,打造生态化全产业链养殖示范基地。过去采用人工,每个人只能管理5000羽鸡,现在采取了智能化设备,每个人可以管理10万羽鸡。同时,公司与周边村集体合作,村办企业生产蛋托、纸箱等配套产品。

在广西玉林市福锦区成均镇的农贝贝益农生态养殖示范区,蛋鸡养殖机器人“木鸡郎”正在鸡舍里巡检,它能根据产蛋率结合鸡的外部特征,发现弱鸡和绝产鸡,并将相关信息同步发到工作人员的手机APP上,由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这个机器人还能感应和检测鸡舍内的温度、风速、光照以及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并将相关数据同步发送到工作人员的手机App,为养殖场的数字化高效养殖提供精准依据。

机器人巡检鸡舍传回的实时画面

在鸡蛋分拣车间,AI设备不仅可以筛选出破损蛋,还能按照鸡蛋大小分拣装箱,以避免装箱运输时的破损。广西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深松介绍,“机器监控到的出蛋情况,会上传到智能养殖数字平台。工作人员会根据数据辨别鸡的健康和生产情况,进而对生产一线的鸡调整营养或加强保健,提高生产效率。”

人工智能+立体生态养殖

带来生猪城市保供新模式

在贵港市港南区,记者参观了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可以说把高效做到了极致。

公司党委书记高远飞介绍,“在广州南沙区,一栋17层的养猪场,一年可以出栏35万头猪。如果按照传统模式饲养,至少需要占地1700亩。而现在,整个养猪场只需要占地140亩。比传统养猪场节约80%-90%的土地。只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做好排气排污处理,楼房猪场就能放在城区,成为一种城市生猪保供的模式。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未来在城市周边的‘植物工厂’‘动物工厂’会越来越多。”

扬翔集团的智能养猪场实时画面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2024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因地制宜发展楼房养猪、叠层高效养禽等立体养殖。

在扬翔集团的楼房智能化养猪场,数万头生猪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智能耳标实时监测每头猪的健康数据等。在母猪发情期,AI算法还能精确掌握配种时机。在母猪临产时,AI全自动调整分娩舍环境,通过智能监控母猪饮水量,判断母猪产后健康情况。AI算法还能对长势不同的小猪智能分栏等。高远飞介绍,在该公司的未来猪场,数字化养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耳标、精喂仪等设备,猪场生产效率提升30%,人力成本降低50%,每头猪养殖成本减少80元。

据了解,扬翔集团依托国家生猪产业体系贵港综合试验站、农业农村部生猪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和人才力量,全方位推进种猪行业科研攻关,开展生猪全域数智育种、数字智能养殖生产,成功打通了“料、育、养、宰、商”一体化生猪产业全链条,为行业生态链上的各个生产者提供信息与数据服务,推动了“从农场到餐桌”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广西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