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哪些范围终止经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3:53:31    

终止经营通常指的是企业决定停止其一部分或全部的经营活动,这可能是出于多种原因,包括经营期限届满、经营不善、破产、倒闭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具体到您询问的“哪些范围终止经营”,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终止经营的情况:

经营期限届满:

企业或个人与合作伙伴约定的经营时间到期,不再继续合作或扩张业务。

经营主体消亡:

企业经营主体消亡,如公司解散或破产。

法律或政策变更:

经营范围中的项目因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调整为许可经营项目后,企业未获得相应审批。

审批手续未获批准:

许可经营项目需要重新办理审批,企业未获得批准。

经营期限结束未续:

许可经营项目的审批机关批准的经营期限届满,企业未重新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获得批准。

许可项目被取消:

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被审批机关取消。

业务或地区分部经营终止:

对于在单个业务或地区分部经营的企业,如果主要产品或劳务业务也属于终止经营的客体。

生产线或服务取消:

被逐步取消的一条生产线或一项服务。

业务转移或关闭:

在某项持续业务中被中止的数项产品,或从一个地区被移至另一个地区的某项特定业务的一些生产或销售活动,或为了改进生产或节约成本而关闭的某项设备。

子公司出售:

出售经营活动与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相似的子公司。

终止经营需要按照相关法律和会计规定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包括资产和负债的清算,以及相关的损益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