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也称民事诈欺, 是指故意将不真实的情况当作真实的情况加以表示,以使他人产生误解,进而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通常会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
民事欺诈的主要构成要件包括:
欺诈方具有故意,即明知虚假情况而故意告知,或应知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告知。
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这可以是作为行为(如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不作为行为(如隐瞒真实情况)。
由于欺诈方的欺诈行为,对方陷入了错误的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作出了违反其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民事欺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产生误解,进而违反合同约定。
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构成民事侵权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民事欺诈与刑事欺诈有所不同。刑事欺诈通常涉及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具有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可能构成诈骗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民事欺诈主要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民事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区分民事欺诈与刑事欺诈对于确定法律责任和后果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方的行为被认定为民事欺诈,受欺诈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寻求救济;如果被认定为刑事欺诈,则可能面临刑事追究和相应的刑罚。
日期:2025-04-15 记者日前从业内获悉,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向各券商下发通知,要求公司系统梳理2024年度场外证券业务开展情况。根据要求,券商须就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收益凭证发行、跨境业务、场外金融产品销售、场外登记结算托管、区域市场业务及跨境业务等六类场外业务进行穿透式报送,具体须涵盖总体展业情况、制度
日期:2025-04-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悬赏公告本院在执行申请执行人崔爱国与被执行人董继海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被执行人董继海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现申请执行人崔爱国提出悬赏执行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特发布
日期:2025-04-12 今天早上7:00,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边府社区城建四卫生院平房区发现树木倒伏情况。有关部门迅速到场处置。记者从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了解到,截至10点,全市树木倒伏288棵,没有接报古树名树异常情况,树木倒伏造成压线7处、压车19辆,目前已经基本处置完毕。目前,北京市未接报因大风引发的伤人、亡人情况
日期:2025-04-09 4月8日,市委书记李理在伊金霍洛旗调研就业促进行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李理在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调研伊金霍洛旗就业创业和零工市场运行情况。张诗曼 摄在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李理详细了解伊金霍洛旗就业创业和零工市场运行情况,实地察看了零工市场生活环境
日期:2025-04-07 都匀法院执行悬赏公告(一) 为确实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若干意见》第一条第5项之规定,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本院对以下被执行人予以公告: 被执行人:张小梅, 女, 1991年5月25日出生, 汉族,住贵州省都匀市五月花新宿舍,公民身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