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身份或情况,欺骗受害者进行转账或其他财务操作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冒充诈骗手段:
冒充亲友、领导或熟人,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
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者将钱转入所谓“安全账户”。
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投资虚假金融产品。
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员,通知受害者账户有问题,要求转账。
发送中奖信息,要求受害者先支付各种费用才能领奖。
提供虚假网站链接或邮件,诱骗受害者输入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支付培训费或其他费用。
开设虚假购物网站,诱骗受害者下单并泄露财务信息。
群发短信称房东更改了银行卡信息,要求租客将租金转入新账户。
诱骗受害者进行虚假交易,提高网络店铺或商品的评价。
散布虚假的低息贷款、高利息融资等信息,要求先支付费用。
制作虚假的订票网站,诱骗受害者重新付款。
发送含有恶意软件的二维码,诱骗受害者点击并安装,窃取信息。
冒充官方微信公众号,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
冒充银行客服,诱骗受害者转账或泄露账户信息。
群发短信称房东更改了银行卡信息,要求租客将租金转入新账户。
诱骗受害者进行虚假交易,提高网络店铺或商品的评价。
盗取QQ号码,冒充号主向好友借钱或要求转账。
声称可以海外代购,要求先付款,然后以各种理由增加费用。
发送含有恶意软件的二维码,诱骗受害者点击并安装,窃取信息。
冒充官方微信公众号,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
发送虚假信息,冒充学校或机构,诱导家长或受害者点击链接。
在搜索引擎上登记虚假电话,冒充知名企业诱骗受害者汇款。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请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官方渠道核实,避免财产损失。
日期:2025-08-29 2025年8月29日 谣 言 云南德宏暴雨洪灾后“遍地畜牧死亡”?真相:近期,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德宏暴雨洪灾后遍地都是牛尸体,养殖户都气晕了”,引发关注。经云南省德宏州农业农村局核实,上述信息不实,德宏州属地未出现洪水冲击养殖场致畜牧死亡情况,未出现较大畜牧业灾情。(来源:“网信云南”微信公众号)
日期:2025-08-22 孝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1期).pdf
日期:2025-08-12 近日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这3所学校分别发布 严正声明 具体内容如下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 关于谨防招生诈骗的严正声明 近期,无锡职业技术大学陆续接到新生(考生)及家长反映
日期:2025-07-28 【来源:检察日报】本报讯(记者杨帆)近日,在海南省儋州市检察院的监督下,该市住建部门清退违规占用的公租房134套并收缴拖欠租金81万余元。今年4月,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该院通过调取全市公租房承租人员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公租房物业信息对比后发现,公租房长期存在被违规占用、承租人拖欠租金等问题,涉及公
日期:2025-07-17 价格实惠、分量实在,还有开盲盒般的惊喜体验……近期,“剩菜盲盒”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以随机的方式,打包成“盲盒”后打折销售,省钱、有趣、环保的特质,让“剩菜盲盒”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消费新风尚。“剩菜盲盒”这一融合了盲盒趣味与环保理念的消费方式,不仅能减少食品浪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