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关于友情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描写友情的诗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3 11:31:22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异,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幹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金缕曲·赠梁汾

【清】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此词作于康熙十五年(西元一六七六年),亦是纳兰容若的成名之作。其时容若初识郁郁不得志的顾梁汾,觉得相见恨晚。

德也狂生耳」,起句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容若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容若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然而,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得不注意品味。

偶然间,辎尘京国,乌衣门第。容若化用谢玄晖「谁能久京洛,辎尘染素衣」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世的污浊。「偶然间」三字。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在词的开头,他就坦率地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公子。

有酒惟浇赵州土」。原是唐代诗人李长吉的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平生喜欢结纳宾客。长吉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怀念。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容若径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当然,他和长吉的心情不尽相同。长吉怀才不遇,攀附无门;容若生长名门,青云有路。但是,他从顾梁汾、吴汉槎诸人的遭遇里,深深感到社会的不平,感到人才总是无法逃脱遭受排挤的厄运,因而忧思重重,满怀悲愤。

谁会成生此意」,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他的失望、彷徨、牢骚之情,统统包含在这里面。

不信道,遂成知己」。骤然看来,在「不信道」之後,又加上「遂」字,显得有点累赘,但重复强调意外之感,是为了表达得友的狂喜。这几句,笔势驰骤,极尽腾挪变化之妙。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青眼是高兴的眼色,不过,在举杯痛饮之馀,又不禁涕泪湾沱。英雄失路,惺惺相惜,得友的喜悦、落拓的悲哀,一齐涌上心头。辛稼轩曾有句云:「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纳兰心情,与此相类。不过,辛词「温」字比较含蓄,纳兰用「拭尽」一语,却是淋漓尽致地宣泄情感。这几句,诗人把歌哭笑啼交错在一起,比辛词显得更鲜明更奔放。

君不见,月如水」以此景作结。月儿皎洁,凉浸浸的,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即景即情,尽在不言中。

共君此夜须沉醉。」这里的「须」字很值得玩味。它表明,词人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从写法上看,此句与杜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也颇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纵酒」未必大醉,「沉醉」却是醉得不省人事。为什么必须烂醉如泥?下面跟着作答。「且由他,蛾眉谣逐,古今同忌。」屈原说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逐谓余以善淫。」在纳兰容若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顾梁汾等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他便劝慰好友,大家懒得去管,一醉了事。这种一醉解千愁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人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从梁汾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词人想到自己。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哂,因而他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在词的开头,词人已透露出他对门阀出身的不屑,这里再一次申明,是强调他和梁汾有着同样的烦恼,对现实有着同样的认识,他和梁汾一起承受着不合理社会给予的压力。在这里,通过词人对朋友安慰体贴相濡以沫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忿。

一日心期千劫在,後生缘,恐结他生裹。」在激动之馀,纳兰把笔锋拉回,用沉着坚定的调子抒写他对友情的珍惜。在不期然得遇知己的时刻。他郑重表示,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地久天长,可以经历千年万载。同时,彼此相见恨晚,衹好期望来世补足今生错过的时间。用不着剖析,这番誓言,灼热如火。结句「然诺重,君须记」。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与梁汾世世为友的愿望。

纳兰着眼于传情,直抒胸臆,但也注意顺手拈来一二景语,约略点染。这首词因情写景,情景相生,收到了形象生动境界隽永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