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非关税措施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16:55:01    

非关税措施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其他一切直接或间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法律上或行政上措施的总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非关税措施:

进出口配额措施

进口配额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超过配额的商品不许进口,或者需被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进出口许可证措施

进口许可证制: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能进口,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

外汇管理措施

对贸易外汇的管理:国家根据法令,对外汇买卖所实行的限制性措施。

对汇率的管理:通过控制汇率波动,影响进口商品的成本。

复杂的产品技术标准和商品检验措施

技术法规和标准:进口国颁布法律、法令、条例等,规定进口商品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

合格评定程序:包括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以及符合性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等。

海关监管措施

海关估价:对进口商品的价值进行评估,以确定应缴纳的关税。

原产地规则:确定商品的原产地,以便适用不同的贸易政策。

贸易救济措施

反倾销措施:对被认为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的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

反补贴措施:对接受政府补贴的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

保障措施:在特定情况下,对进口商品采取数量限制或其他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

其他非关税措施

卫生与检疫规定:对进口商品进行卫生和检疫,以确保符合国内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进口押金制:要求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

外汇管制:通过限制外汇的兑换和使用,间接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

歧视性国内税:对进口商品征收与国内商品不同的国内税,以增加其成本。

政府采购政策:政府优先给予国内供应商公共采购订单,对外国供应的一种歧视。

进口最低限价以及禁止进口:对某些商品设定最低进口价格,低于该价格的进口商品被禁止进口。

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对进口商品的包装和标签提出特定要求,以符合国内法规或标准。

这些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非关税手段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和调控,以达到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贸易平衡等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