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的起诉地点主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如果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原告可以选择到被告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若被告没有经常居住地,则到原告起诉时被告的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夫妻双方均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原告应当到被告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若被告没有经常居住地,则到原告起诉时被告的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被告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原告需在其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被宣告失踪,原告需在其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被告正在接受强制性教育措施或被监禁,原告需在其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共同居住地:
如果夫妻双方在中国境内有共同居住地,也可以选择在该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建议
选择起诉地点:原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案件具体情况,选择到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双方均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原告可以选择到自己的住所地或被告的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准备材料:无论选择哪个地点起诉,原告都应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材料,包括诉状、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等,并按照法院要求提交。
法律咨询:在提起诉讼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具体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
日期:2025-04-16 案情简介家住紫阳县红椿镇的卢某与毛坝镇的徐某一起外出在福建某地洗脚店上班,徐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卢某借款15000元,承诺尽快偿还。后经过卢某多次电话、微信催要,徐某均不予理会,并将卢某微信拉黑,再也联系不上。无奈之下,卢某向紫阳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徐某偿还借款。法院审理2025年2月,毛坝法庭受理了该
日期:2025-04-11 “法官,我做小本生意的,我给对方供货,他现在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我问他要钱都没地方要,我想起诉他但不知道他的身份证号码,该咋办呀?”近日,西安碑林法院民四庭干警张令怡在常态化走访西勘社区时,遇到辖区居民王某焦急地求助。“您先别急,详细给我说下情况。”“是这样的,我家里是卖小商品的,有个常年的合作伙伴
日期:2025-03-19 生意伙伴之间有一个正在履行的定作鞋子合同,承揽人向定作人发送邮件“预借10万元”,该10万元转账是预付款还是借款。日前,晋江市人民法院介绍该院审结的一起案件,结合双方的经济往来、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信原则,判定“预借”是预付款,定作人主张借贷关系被驳回。■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吴水保 通
日期:2025-03-17 同学微信群本是交流互动、增进情谊的一片天地,但恶意与谣言如果在此蔓延,则会让它变成伤人的利器。日前,江苏连云港一中学六名学生因在微信群内辱骂同学成为被告,被判担责。“变了调”的微信群“叮咚!您已被邀请加入‘品茶大会’微信群。”“小文就是个绿茶!”“她睡觉打呼像猪一样!”群主小辛在对话框里打下这句话后
日期:2025-01-18 根据中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被告在民事诉讼案件中通常会在原告立案之日起5日内收到法院的传票。以下是具体的法律依据和流程: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流程立案后,法院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需要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的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