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李霞
从DeepSeek几秒间写出格式工整的文案,到Manus再度破圈,再到各行各业引进数智员工,AI迅猛发展,让不少人或多或少陷入焦虑。
AI会取代打工人吗?AI之年后,人类该如何自处?
把这两个问题输入一款AI软件,几秒钟后,得到回答:“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而是改变工作方式。人类应通过持续学习、适应变化和关注伦理,与AI共存并推动社会进步。AI时代,人类的独特优势在于创造力、情感和复杂决策能力,这些是AI难以复制的。”
得到AI“安慰”,你的焦虑是略有缓解,还是愈发加重;如果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能不能说出比AI更好的答案?面对时代洪流,如何从焦虑、恐惧走向共存、共舞,再走向超越、创新,值得每个人认真思索。
一
AI焦虑,说到底源自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只不过,每个人恐惧的外在表现各有不同。
有人陷入失业焦虑。AI搜、读、算、写等能力超群,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博闻强识无人能比;AI员工能力强、效率高,还不知疲倦、没有情绪问题,简直是“天选打工人”。AI公务员上岗后,有人担心“铁饭碗”不保;AI医生上线,部分科室医护人员有了存在危机;AI教师站上讲台,不少老师或许有了本领恐慌、知识焦虑……有人悲观地认为,人类最终会复现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情景,被自己亲手制造的怪物逼向生存困境。
有人陷入造假焦虑。DeepSeek、豆包、文小言、Kimi等AI软件免费开放,无限降低了作弊、造假的成本。小到孩子拿AI赶作业、抄答案,从“作业写不完”直接过渡到“作业写太快、不过脑”;大到别有用心之人借AI给名人换脸、伪造新闻图片、编造行业数据,批量生产谣言。今年1月,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AI生成的“小男孩被埋图”在网上广泛传播,不少人信以为真。更为普遍的是,“假靳东”迷倒一众老年网友、“假雷军”评说世间百态、“假刘晓庆”分享人生鸡汤,给名人造成困扰,看客的情感受到伤害、经济上也蒙受损失。
有人陷入机遇焦虑。DeepSeek爆火后,各类付费课程在网上铺天盖地,有知识付费博主宣称4天内就轻松卖课近20万元,也有用户投诉“课程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很鸡肋”。Manus采取邀请码机制,从3月6日到13日,使用申请等候名单增加到200万人,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商家售卖Manus邀请码,售价从数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在创投行业,有句话十分流行:“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大家感受到了AI这个新风口,生怕追不上这阵风,争相购买课程。
二
AI实实在在带来挑战,但真至于让人类集体陷入“数字文明的前夜恐慌”吗?
AI无所不能为与有所不能为。AI的认知水平折射的是使用者的学识与视野,所以AI反馈能力必然参差不齐。用户提问水平高,AI回答则更加专业、高深;提问水平不高,AI回答就平淡无奇。AI创新能力也有天花板,大模型往往依赖已有数据学习与推理,缺乏真正的洞察力,而人类最珍贵的便是灵光乍现、顿悟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此外,AI情感交互为零,所以AI公务员必然无法满足群众的情感诉求,AI医生无法安抚病患的心情,AI教师无法察觉到学生微妙的变化,AI写作“没有可以触摸的眼泪”。AI的薄弱之处,正是人类不会被取代的原因。
职业的消失与新生。面对技术更迭,人类不是第一次陷入不安。随着生产力提高,有的职业确实消失了,如汽车普及后,马车夫不见踪影;打字上网成为职场员工必备技能后,打字员就不再是单独工种。但更多的职业没有因科技进步而消失,照相机第一次出现时,画家面临职业危机,但绘画没有消失,而是向艺术的更深处探寻;陶艺、木工、织物等,机器可以做得完美无瑕,但消费者仍愿意为手工艺人“不完美”的作品买单。以大历史观看,焦虑是新事物出现时必经的成长痛。技术转型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新岗位、新技能、新机遇。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未来5年内,全球职场将有22%的就业机会面临变革,新创造的工作岗位1.7亿个,被替代的工作岗位9200万个,就业机会净增7800万个。对劳动力的需求,实则将更加旺盛。
公众的深信不疑与疑信参半。很多技术在诞生之初,都曾对公众的“真假认知”造成混乱。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火车进站》在巴黎首映时,观众误以为火车会冲出银幕,吓得尖叫逃散、躲到座椅后方……在技术出现时,公众凭直觉做出反应;当技术成熟时,公众以怀疑影响判断。技术让真相越来越迷幻、让假象越来越真实,与此同时,公众的媒介素养也在提高。
机遇里的幸运儿与失意者。移动互联网来临前夜,行业内弥漫的焦虑味道,甚至比现在更浓,各大公司纷纷押注,比如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等,回过头看,每一次商业战略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决定都面向时代风口,但最终未必都能走向成功。虚拟币流行时,大公司纷纷入手,但之后价格大幅跳水,FTX等多家大型交易所要么破产、要么跑路;元宇宙概念前几年爆火,哪想形势瞬息万变,不少人在“虚拟土地”上的投资打了水漂。风口来临时,大家总爱听成功者大谈“幸存者偏差”,却不愿意听失意者一声声的哀叹。
三
AI之年已启,人类与AI的关系将走向何处?
人机协同而不是此消彼长。传播学中有一个经典论断:“技术是人的延伸。”就像望远镜延伸了眼睛,电话延伸了耳朵,汽车延伸了腿脚,AI等技术将帮助人类延伸更多能力、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但“延伸也意味着截除”,当人类将某项能力全然外包给技术,自身则会用进废退。AI逐渐普及,可以替各行各业完成基础且重复性强的工作,为人类节省时间与精力,擅长运用AI未来将是职场必备的一种能力。但让AI发挥最大效用的同时不在技术依赖中“自我截除”,则有赖于使用者的“深度求索”。AI越智能,人越应该找到自己的尊严与智慧,找到技术时代的人文情怀与情谊。案头琐碎的事少了,意味着有更多时间去思考问题;一键生成PPT实现后,里面的内容有没有创意将是核心竞争力;技术能算出如何做最有效,人应该判断怎么做最符合伦理、最能体现对生命的关怀。与其惧怕技术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多,不如警醒人类不要在安逸中变得脑袋空空。
严管严控而不是轻轻放过。DeepSeek爆火引发全民使用AI热潮;随着AI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其合成内容的效果只会更加逼真,制作会更加高效。AI技术加速上新,风险也在翻番,网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要紧,但毕竟普通人没有火眼金睛,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AI的管理与治理,法律法规要跟得上技术迭代的脚步。2022年11月,国家网信办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深度合成内容的用途、标记、使用范围以及滥用处罚作出具体规定。但目前情况不容乐观,有的AI生成内容不标注,有的标注字体大小、位置不一,有的用近乎透明的文字标注,让人极易忽略;AI生成内容小打小闹时,监管无暇顾及,待到造成大乌龙时,负面影响又已经铸成,治理过于滞后。前不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定AI生成合成内容应当添加显式标识,该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法可依之后,监管部门要敦促AI服务提供者、社交平台、用户自觉遵循,不能再任由AI乱象扰乱人心。
冷静自持而不是一哄而上。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说,“很多竞争都是阶段性的,过于纠结于短期竞争,反而容易迷失方向”。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就盲目跟风AI,普通人容易被各种卖课机构割韭菜,企业则容易催生大量“贴牌创新”、造成资源浪费。从华为“拒绝机会主义”30余年来瞄准一个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到“飞猪理论”的提出者雷军十几年如一日耕耘企业让小米成为国产潮牌,再到DeepSeek走红后坚持回到AI大模型架构底层去创新和优化,长期主义者要克服人性中的惰性,直面未来的不确定性,屏蔽外界的喧嚣,最终才能创造出外人眼里的风口。创投者若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情壮志,就别急着追风,不如沉下心来、花时间费精力,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汪洋。
若做不到AI赋能,AI焦虑只会越来越重;若做不到AI监管,AI造假只会愈加猖狂;若做不到自在生长,焦虑的岂止AI这一个风口。面对AI,与其人人自危、甘拜下风,不如积极拥抱,与AI共舞。
日期:2025-04-15 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0.3%,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2%,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下跌0.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1.2%。中信证券认为,展望2025年,预计中概互联网板块行情将围绕AI进展、宏观及流动性变化、竞争格局变化、股东回报等要素演绎,
日期:2025-04-15 每经编辑:吴永久经过昨日的普涨行情之后,周二行情出现分化,上涨2419只,下跌2814只。成交额出现明显下降。沪深两市成交额仅有10772亿,较昨日缩量2003亿元。在每日经济新闻APP举办的掘金大赛第57期比赛中,今天是开赛第二天,目前多位选手踊跃报名入场。大赛为模拟炒股,模拟资金50万元。报名时
日期:2025-04-15 4月12日,在赤水市香樟林广场,一场以山水为幕、歌舞为媒的春日盛典热力全开。“舞动丹霞·赤水‘村迪’”2025全国和美乡村超级广场舞大赛开赛。活动中,香樟林广场热闹非凡,700余名观众齐聚“村迪”舞台。舞台上参赛选手载歌载舞,舞台下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观众或随音乐摇摆互动,或举起手机进行“线上共舞
日期:2025-04-1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一季度指数增强私募产品业绩表现亮眼,超额收益能力显著。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场612只有业绩展示的指数增强产品平均收益率达7.36%,平均超额收益6.03%,其中567只产品实现正超额收益,正超额占比高达92.65%。从细分策略来看,其他指增产品表现最
日期:2025-04-15 来源:人民日报 不等不靠不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努力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实绩实效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动适应并引领未来的变化,正是把握先机、立于潮头的关键暮春时节,海南传统旅游旺季进入尾声,但三亚国际免税城里依旧客流涌动。许多品牌门店外,消费者排起长龙。提振消费举措激发的消费热情、“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