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合肥速度!“高效办成一件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0:00    

政务服务一小步,便民利企一大步。合肥市坚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通过重构服务流程、深化数据赋能、创新服务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智慧政务新路径,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流程再造:

从“多环节”到“一次办”


“我家老大出生时,要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等证件,到医院、派出所、银行等地方来回跑才办好。现在小宝出生后,通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在手机上就办好了所有证件。”家住合肥市肥东县的王女士说。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合肥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带来的民生温度。什么是“高效办成一件事”?这项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最新改革,是指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将多个相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打破部门壁垒,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间,让市民和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类政务事项的办理。


“去年以来,合肥市已整合48个部门、312项政务服务事项,两个批次3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全部上线,累计办件量超24.7万件。”合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打造了不动产登记“合易登”、开办运输企业“半小时办结”、公积金提取“全程网办”等“一件事”标志性场景。


数据赋能:

从“线下跑”到“网上办”


“叮!”市民潘先生手机弹窗显示“2000元到账”。


潘先生熟练地点开“皖事通”APP——刷脸认证、勾选提取用途、输入银行卡号和提取金额等操作一气呵成。3秒后,他从公积金账户申请提取的2000元,直接转到了指定银行卡。他笑着说:“以前还要带着身份证线下到贷款的银行办理提取业务,现在点点手机,几秒就到账了。”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在合肥市,“公积金提取一件事”打通不动产、民政、社保、公安等26个系统,办事人在办事时可免去结婚证明、无房证明、还贷证明等材料。2024年,共核验提取数据超5000万次,公积金提取办件数144.3万件、总金额187.6亿元,全程网办率91.94%。


合肥市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市民可以通过“皖事通”等官方APP,实现线上申请、线下一次性提交材料,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此外,合肥市还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下专窗,确保线上线下同步可办。


暖心服务:

从“自主办”到“帮代办”


合肥市“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创新实践,不仅在于减环节、线上办的高效便捷,更将贴心服务融入办事细节,真正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我市组建工程建设‘帮办代办’团队,率先在全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帮企业梳理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涉及的审批事项,更新梳理每个事项一次性告知清单、材料空白表、样表,明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实现线下‘一件事’集成服务。”合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合肥市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政务服务事项,允许企业和群众在提交部分材料后先行办理,后续补齐材料。合肥市还建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机制,上线“办不成事”线上平台,优化问题登记、转办、处理等流程,确保市民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帮助。


截至2024年年底,已上线“一件事”的平均总跑动次数减少94%,办理总时限压缩68%,提交材料减少58%,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转变为“一地、一窗、一次”。


在合肥市,每一次“零跑动”的实现,都在书写同一个答案:政务服务不再是冰冷的条款执行,而是以群众需求为圆点画出的“同心圆”。合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合肥市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一招。未来,合肥市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让市民享受到更多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红利。”


来源:合肥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