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铁泡面之争:公共空间如何守好 “气味边界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9:24:00    

来源:台海网

这两天,高铁上能不能吃泡面再次引发关注,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榜单。有网友晒出高铁车厢里的提醒,让乘客不要吃榴莲、方便面这类气味重的食品。消息一出,网友“炸开了锅”。有人吐槽高铁餐食价格不便宜又难吃,吃泡面很方便,而且也是个人权利。但也有人觉得,车厢是公共空间,气味大确实影响别人,还是应尊重他人。 (7月20日澎湃新闻)

□王思薇

近日“高铁上能不能吃泡面”话题再度冲上热搜。这场争论看似是“一碗面的小事”,实则撕开了公共空间中个体权利与公共体验的深层矛盾。

首先要承认,泡面对许多乘客而言是“刚需选项”。高铁餐食定价普遍在45-65元,一份普通泡面成本不足10元,对学生、务工人员等价格敏感群体来说,泡面既是“填肚子”的经济选择,也是熟悉的“热乎味”。

但另一方面,公共空间的“气味边界”确实存在。高铁车厢密闭性强,可能弥漫半程旅程;对孕妇、儿童或气味敏感者来说,这种持续的气味刺激容易造成不适。

问题的症结,或许在于铁路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存在错位。网友质疑“禁止泡面是为了卖高价餐食”,虽有些偏激,却点出了部分事实:当列车餐食既贵又难吃,乘客自然会转向自带泡面;若铁路部门能提供更多平价、多样的选择,或许“泡面之争”会缓和许多。

更深层的是公共管理思维的转变。与其纠结“能不能吃泡面”,不如思考如何“让吃泡面不影响他人”。比如在车厢连接处设置“轻食区”,提供热水和简易桌板,让泡面爱好者集中食用;或在购票时推送“车厢饮食提示”,引导乘客主动选择低气味食物。这些细节改进,既能尊重个体需求,又能维护公共环境,比“一刀切禁止”更显智慧。

这场“泡面之争”没有标准答案,但答案或许藏在铁路部门的服务升级中。当列车上的餐食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以及列车的空间管理更具人性化,才能结束这场“公共区域的气味战争”。当列车上的乘客们每一餐都能吃得舒心,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将更加熠熠生辉。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