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施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历史,滚滚向前。
新华社记者深入广袤高原,走近那些翻身农奴,感受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索扎老人肖像(3月20日摄)。
92岁的索扎住在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邱桑村远近闻名的邱桑温泉附近。作为西藏民主改革的亲历者,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农奴到自由人的生命变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走向幸福生活。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农奴主占有所有的土地和资源;农奴们世代为奴,毫无尊严。“田里的农活都是我们干,但收成全归农奴主。只要做的事不合他们的意,就会挨打——棍子、鞭子,随便往身上抽。”索扎老人说。夜晚的寒冷同样难熬。“那时候,我只有一条破被子勉强盖着,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都算幸运。很多人根本没住处,刮风下雨只能硬扛。”
这是索扎老人的身份证(3月20日摄)。
索扎老人和家人聊天(3月20日摄)。
索扎老人端详“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3月20日摄)。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迎来了新生。索扎和千千万万的农奴一样,分到了土地、牲畜。
索扎老人和家人观看当年在天安门前拍的照片(3月20日摄)。
索扎老人和家人合影(3月20日摄)。
从1959年到1998年,老人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及乡长,骑着马走遍十里八乡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惠民政策。1974年,老人随着西藏自治区农业参观团到祖国内地参观学习。与参观团成员在天安门的一张合影,一直被他时不时拿出来“显摆”。“现在的生活太惬意了!”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和邻里乡亲一起喝着啤酒,畅聊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现在有了美好的生活,吃喝不愁,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做牛做马,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老人享受着养老金、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儿孙满堂,日子安稳幸福。
索扎老人和家人一起分享食物(3月20日摄)。
索扎老人在自家院子里听收音机(3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只有经历寒冬的人
才知道春天的温暖
如今
西藏的翻身农奴
早已过上了
祖辈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策划:赖向东 储国强
统筹:费茂华 晋美多吉
记者:晋美多吉 丁增尼达
图片编辑:谢秀栋 林革 郑雅宁 江汉
新媒体编辑:谢秀栋 程婷婷 吕帅 郝建伟
日期:2025-08-21 羊肉摊位前排起长队,非遗摊位前人头攒动……近日,在榆林市靖边县长城路南段,260个摊位暖黄色的灯光次第亮起。不远处,“统万风路演”的舞台上,匈奴战舞的鼓点震彻夜空。演员身着铠甲、手持长戈,在灯光变幻中再现统万城筑城场景。台下观众仿佛穿越千年风沙,置身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这场沉浸式演出,巧妙串联起民俗文
日期:2025-08-21 新华社拉萨8月20日电 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他强调,西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
日期:2025-08-15 近日人民日报5版刊发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甘登乡基层干部张子恒的文章《从进墨脱到留墨脱,我为何选择西部》全文如下↓↓↓这一年是我在教书,更是高原在教我,它让我读懂了比书本更厚重的情谊,接触到比课堂更辽阔的天地。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再到一名基层干部,我的身份在变,但有一个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到祖
日期:2025-07-28 7月27日,中央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跨越万水千山,抵达雪域高原。他们将以三年为期,怀揣着热忱与担当,续写新时代援藏工作的崭新篇章。据介绍,第十一批援藏共有17个省市、76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及人民团体、1户中管金融企业、27户中管企业,选派干部人才2156名。支援领域涵盖教育、医疗、科技、农牧、产
日期:2025-07-26 下午四点十分,B36路公交车行驶到青龙桥北站点,多名乘客上了车。然而,这位老人突然身体不适,晕倒在地。司机李师傅赶紧拨打了120,急救医生赶来后对老人进行了初步检查,万幸没有大碍。无独有偶,在B237路公交车上,这位老人也陷入了昏迷,并瘫坐在地上。经了解,老人患有心脏病,情况紧急。司机第一时间给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