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省统计局发布近期对我省18岁及以上居民全民阅读调查情况。本次调查,共完成样本640个,其中城镇512个,农村128个。结果显示,我省全民阅读氛围浓厚,阅读方式数字化、需求多元化趋势显著,但仍存在时间制约、设施利用不足、活动参与率低、新媒体冲击等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超四成受访者有阅读习惯,深度阅读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41.6%受访者有阅读习惯,其中每天阅读的占19.8%,经常阅读的占21.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有阅读习惯的占比43.2%,高于农村居民8.0个百分点。分文化程度看,学历的提升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占比最高,为47.0%,其后为大学专科(41.9%)、高中(中专/职高/技校)(38.2%)、初中及以下(32.4%)。从阅读时长来看,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在5个小时以内的占67.3%,5个小时以上的占32.7%。
(二)数字化阅读渐成主导,线上渠道优势凸显。
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崛起,40.0%受访者以电子书作为主要阅读方式,纸质书占比不到两成。从获取书籍的主要途径看,线上阅读平台占比最高,为65.9%,已成为各年龄段主要获取方式。其后依次为自己购买(53.6%),学校、单位提供(19.5%),图书馆借阅(16.1%),亲朋好友借阅(8.1%)。
(三)阅读类型偏好分明,年龄性别差异显著。
总体来看,文学小说最受读者欢迎,占比43.3%,其次为新闻资讯(32.0%)、社科人文(26.7%)。不同年龄段阅读类型各有特色,18-30岁、31-45岁偏好文学小说,分别占比61.1%与39.2%,46-60岁为新闻资讯(44.4%),60岁以上为生活健康(56.7%)。分性别看,男性更关注新闻资讯类内容,占比39.5%,女性更关注文学小说类,占比48.6%。
(四)阅读目的多元化呈现,城乡年龄各具特点。
调查显示,42.2%受访者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休闲放松,占比最高,其后为学习知识(39.5%)、兴趣爱好(33.8%)、教育子女(33.1%)、提升技能(31.3%)、工作需要(24.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阅读主要目的为休闲放松,占比43.4%,农村居民为教育子女,占比38.3%。从不同年龄层看,18-30岁、60岁以上阅读主要目的是休闲放松,分别占比53.7%与50.0%,31-45岁为教育子女,占比49.2%,46-60岁为兴趣爱好,占比45.2%。
从调查结果上看,有四方面制约阅读的因素值得重视。
(一)时间因素制约阅读推广。
调查显示,64.8%受访者认为阻碍阅读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占比远高于其他方面。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上老年群体阅读受到多种因素阻碍,依次为没有阅读场所23.3%、没有时间16.7%、经济成本高13.3%、获取书籍不方便10.0%、缺乏兴趣6.7%。有受访者反映,现在大部分人工作时间比较长,根本没时间阅读,只有在下班后才有空闲。
(二)公共阅读设施利用不足。
调查显示,公共阅读设施的使用率为61.1%,其中经常使用仅6.4%,偶尔使用54.7%,还有38.9%受访者从未使用过。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公共阅读设施使用率为64.3%,高于农村地区15.9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年龄越大,使用率越低。18-30岁、31-45岁、46-60岁、60岁以上的使用率分别为71.4%、61.7%、48.4%、46.7%。从未使用的原因来看,距离远、更喜欢私人阅读空间、没有公共阅读设施排名前三,分别占比32.5%、29.7%、19.7%。有受访者反映,大型图书馆距离比较远,来回很不方便,而且座位数量有限,比较拥挤,阅读环境不好。
(三)全民阅读活动参与率不足五成。
调查显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参与率仅为42.5%。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参与率高于农村地区,分别为43.9%、36.7%。从没有参加的原因来看,44.8%受访者不知道活动信息,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时间冲突(36.4%)、缺乏兴趣(16.3%)、没举办过类似活动(14.1%)、活动形式单一(3.8%)。
(四)新媒体冲击加剧阅读碎片化。
调查显示,45.1%受访者认为短视频/社交媒体等会对阅读产生负面影响,其中“严重挤占阅读时间”占9.2%,“有一定干扰”占35.9%,仅11.3%认为能促进阅读兴趣。受此影响,91.2%受访者存在“碎片化阅读”现象,仅8.8%仍以长时段深度阅读为主。
根据结果,调查报告给出四点建议以帮助提升全民阅读。
(一)弹性管理破解阅读时间限制。
建立分时段、分场景的弹性阅读机制,推动各类企事业单位设立员工阅读时间保障制度,鼓励社区开展“亲子共读托管”服务以释放家庭时间。针对老年群体实施“适老化阅读改造”,联合医疗机构开发大字版健康读物,整合社区资源提供阅读伴读等便利化阅读服务。通过多维度时间管理创新,将阅读融入日常生活间隙。
(二)优化升级提升阅读设施服务效能。
优化公共阅读设施空间布局与服务供给,统筹城乡资源,城镇地区推进“阅读圈”建设,农村加强基层阅读点覆盖,解决“距离远”“设施少”问题。兼顾不同年龄层需求,通过智能化设备(如电子借阅机)与适老化改造(如舒适阅读区)提升设施场所吸引力,推动公共阅读空间从“建而少用”向“触手可及”转变。
(三)创新形式激发群众阅读参与热情。
“供给端”与“需求端”双向发力,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全民阅读活动宣传,通过精准推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结合不同群体兴趣设计分层活动,例如青年创意阅读、亲子互动阅读、老年文化分享等,打破形式单一化瓶颈,以多样化、趣味化活动激发主动参与意愿,让全民阅读活动从“被动组织”变为“主动参与”。
(四)双管齐下培养深浅互补阅读习惯。
构建“碎片化阅读+深度阅读”双重体系,鼓励线上平台优化算法,增加优质长内容推荐,减少低质信息干扰。降低图书价格、丰富图书种类,提升纸质书籍对读者的吸引力。通过阅读社群、主题书单、读书打卡等形式引导读者养成深度阅读习惯,尤其关注青少年群体,通过家校协同培养“深浅结合”的阅读模式,避免碎片化阅读导致的认知浅表化,实现信息快速获取与知识长期沉淀的平衡。
(大众新闻记者 孙源泽)
日期:2025-04-23 阅读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省统计局发布近期对我省18岁及以上居民全民阅读调查情况。本次调查,共完成样本640个,其中城镇512个,农村128个。结果显示,我省全民阅读氛围浓厚,阅读方式数字化、需求多元化趋势显著,但仍存在时间制约、设施利用不足、活动参与率低、新
日期:2025-04-23 为深度践行全民阅读理念,辽宁省图书馆在辽宁省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到来之际,多媒体服务中心全新推出“声幕共生舱”,以声为梯,以幕为桥,邀读者共同探索阅读的全新维度,提升文化鉴赏水平,开启充满惊喜的文化旅程。在这里,读者精心挑选的经典影片与音乐徐徐播放,细腻的画面与动人的音效,瞬间将读者拉进故事之中,带来
日期:2025-04-22 人物名片 周之江,1974年生,199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媒体工作十余年,历任记者、编辑、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曾与人合著出版《贵州古村寨》,个人著有《小吃纪事》《大时代的小注脚》《食遇:贵阳小吃竹枝词杂咏纪事》《逛吃贵州》,整理并出版
日期:2025-04-21 21日-22日黑龙江省大部地区自西向东将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西北部地区部分时段有雨夹雪中部地区有中雨今天开始各地气温将在波动中下降全省天气预报21日白天:黑河阴有中雨,大兴安岭北部、佳木斯东部、双鸭山东部、鸡西东部、牡丹江南部多云,其它地区阴有小雨。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哈尔滨东部、双鸭山东部、鸡西
日期:2025-04-20 时代报告讯(李红锟)4月20日,春日的阳光洒落在古韵悠扬的新乡县月来桥书院,这里正上演着一场文化的盛宴——“全民阅读 书香新乡县”与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启幕仪式。时针指向9点30分,随着新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李懿庄重宣布仪式启动,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本次活动由新乡县委宣传部、县全民阅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