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驱动器是一种具有可控变形能力的器件,也是微型机器人的“心脏”。清华大学科研团队最新研制出一种薄膜状的微型驱动器,可像“变形金刚”一般让微型机器人实现连续形状变化且“锁定”其特定动作形态,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利用此驱动器以及团队构建的一种“搭积木”式的设计方法,制备出了目前已知世界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其体长为9厘米、重25克。该成果4月18日晚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机器智能》。
图为处于地面运动模式下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清华团队供图)
让机器人不仅能做走、跑、跳、飞、爬等动作,还能将任意形态随时固定,是机器人应用场景多元化的关键因素。据悉,目前5厘米以下的小尺度驱动器,通常难以同时实现连续的形状变化与构型锁定,这严重制约了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机器人向微型化与无线化发展。
基于材料与结构协同设计方法上的创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自主研制出最小至几毫米的微型驱动器,作为“可变形外骨骼”可用于集成传感器、电机等功能元器件,进而构建复杂的机器人系统。
“要让机器人又小又轻、无线控制,还要具备复杂形态切换能力非常难。”张一慧说,新型驱动器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和锁定能力,通过电控制,可做到连续变形至任意状态并将形态“锁定”——这是以往小尺寸驱动器很难实现的。利用此驱动器组装成的微型陆空两栖机器人通过变形,可跑、可飞,动作灵活,地面运动速度最高可达每秒1.6米。
图为由多个驱动器单元构成的迷你版“变形金刚”(清华团队供图)
此外,团队还用10多个驱动器制出一款高4.5厘米、重仅0.8克的迷你版“变形金刚”。
张一慧表示,此次成果为微型机器人研发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未来,这种微型陆空两栖机器人可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及检修、地质及文物勘探等场景,替代人类执行复杂危险环境下的多种任务。(记者魏梦佳)
原稿点击:我国科学家“搭积木”搭出9厘米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重庆日报
日期:2025-07-16 昨日,大型舞台剧《平潭映象》的驻场首演华美落幕,而聚光灯之外,是团队对艺术的追求与对平潭土地的深情。演出前夕,总导演杨丽萍的身影依然活跃在舞台之上。她细致入微地调整着演员的走位、动作的幅度,甚至一个眼神的落点。“因为舞台布景空间不一样,我们要及时调整,确保每个角落的呈现都要精准传达情感。”杨丽萍对艺
日期:2025-07-16 鲁网7月16日讯2025年7月,平邑县郑城镇桃峪村村党支部书记汪明告知临沂大学传媒学院的9位学生,今年是临沂大学支教桃峪村的第九年,具有纪念意义的第十年即将到来。2025年7月7日至7月13日,由临沂大学传媒学院9名学生组成的“‘邑’路‘声’花”支教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郑城镇桃峪村,开展为期七
日期:2025-07-15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于山 肖暖暖“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一首老歌在低吟浅唱中勾勒了一幅暮年图景。从现在开始,在一旁陪伴老人打盹,倾听老人回忆青春的,可能还有养老机器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期盼,智能机器人能在老龄化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在养老领域承
日期:2025-07-14 7月14日下午2时许,四川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学生范桎诚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后,他和父母一起抱着鲜花,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感谢学校及老师们。范桎诚和父母一起到学校感谢老师范桎诚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是历史类考生,今年高考653分,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他说,整个高中期间,学校和老师都对他
日期:2025-07-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蓝鲸新闻7月12日讯(记者 朱俊熹)时隔半年,“大模型六小龙”之一的月之暗面终于推出新一代基座模型Kimi K2。据官方介绍,Kimi K2是一款具备更强代码能力、更擅长通用Agent任务的MoE架构基础模型,总参数达1万亿,激活参数为320亿。7月11日发布并同步开源的新模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