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十四五”期间全国建立盲人阅览室1659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1:33:00    

本报讯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

“残疾人家庭年纯收入持续增加,2020至2023年年均增速为6.9%,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在发布会列出一组数据,勾勒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图景。

教育是改变残疾人命运的根本途径。“十四五”期间,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大字版教材列入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统编教材投入使用,数学等9个学科配套的国家通用手语书籍研制出版。

文化体育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十四五”期间,在文化方面,首先是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无障碍服务。无障碍广播视听节目供给不断优化,今年央视春晚实现了无障碍转播,广大听力残疾人、视力残疾人欢欣鼓舞,“光明影院”等深受残疾人欢迎。全国建立的盲人阅览室已经达到1659个,盲文版无障碍格式版本作品不断满足包括视力残疾人在内的阅读障碍者的需求。

其次是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连续15年举办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五个一”等项目累计覆盖20余万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和5700余个社区,广大残疾人走出家门,就近就便参与文化活动。残疾人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组织残疾人融入社区,参与全民阅读,通过特殊艺术基层巡演、“送盲童一本书”等项目,让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物质要富裕,精神也要富裕。”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介绍,“十五五”期间将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和产品;支持残疾人参与文艺创作,培育发展残疾人文化产业;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更加注重群众体育发展,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休闲健身。 (宗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