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2013年成立时,只有一位创始人。2017年我加入公司成为联合创始人后,那时我们一共就是4位创始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用两台电脑办公……”近日,在龙岗区宝龙街道,深圳煜禾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伍龙辉谈到公司创业故事时如是说。很快他便话锋一转:“2018年,公司搬到这里以后,空间大了,订单多了,稳步发展起来……”
▲伍龙辉向深晚记者介绍公司创业故事,身后是多款机器人底盘产品。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摄
今天的煜禾森科技,以模块化通用移动机器人平台产品闻名业界。什么是模块化通用移动机器人平台?“就是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提供一个通用底盘,换个说法,就是为它们‘扎稳下盘’。”伍龙辉介绍,公司客户包括中国航天、南方电网等央企,也包括京东、顺丰等知名企业,还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
谁又能想到,仅仅在8年前它还是一家仅有寥寥数人的小微企业?而煜禾森科技团队也没有想到,想为机器人产业链“扎稳马步”的他们,在龙岗扎根下来后的这几年会迎来如此快速的发展。
▲煜禾森科技官网显示,该公司客户包括多家知名公司及机构。
从“隔空”交流到全职投入 千万营收团队从合租开始
伍龙辉说,最早参与煜禾森科技的项目时,他还在一家杭州的汽车设计公司上班。当时,他每天的工作经常要到夜里10时左右才结束。出于对这个项目的热爱,伍龙辉常常在下班后和另一位创始人李雷达“隔空”讨论,然后投身项目工作中,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时左右方才休息。
▲煜禾森科技四位创始人,从左到右依次是李雷达、周勇国、伍龙辉、朱忠辉。 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煜禾森科技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订单量越来越多。2017年,李雷达郑重其事地再三邀约伍龙辉全职加入:“订单量越来越多,公司需要你,你得完全过来了!”再三斟酌后,伍龙辉下定了决心,结束了杭州的工作,来到深圳龙岗,全身心加入煜禾森科技团队中来。
▲机器人底盘在积水泥泞地形穿行。 受访单位供图
创业之初,煜禾森科技团队的条件较为艰苦,连办公场地都是和一家贸易公司合租的。30平方米的工作室,煜禾森科技团队仅用了其中的十几平方米。随着伍龙辉和其他成员的加入,煜禾森科技的发展开始提速。2018年,团队增长到10个人,随后逐年增长,目前已接近50人。业绩方面,年营收从早年的几十万元起持续稳步提升,近几年营收约在3000万元左右。
▲机器人底盘正在测试最高负载能力,图中负载已达150公斤。 受访单位供图
亮眼的业绩,来自煜禾森科技打造的可满足不同产业环境需求的模块化机器人底盘产品,包括四转四驱系列、阿克曼系列、差速系列、履带系列,分别具有室内外复杂环境灵活穿行、高精度车规级转向、极简运动控制、重载室内外全场景可靠运行等能力,获得广泛应用。
▲履带系列机器人底盘可轻松穿行复杂地形环境。 受访单位供图
四个“更”打造出好用底盘 自研导航系统“越跑越聪明”
伍龙辉介绍,煜禾森科技目前“王牌技术”主要包括底盘技术和导航技术等。
其中,四转四驱移动机器人底盘技术是煜禾森科技目前较为核心的技术,团队从2019年便开始研发,并最终成为国内首创这一技术的企业。导航技术方面,则以NV-AUTO化工作业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为代表,基于自研框架,同时配备诸多先进传感器,进行深度算法融合,能够准确感知周围环境, 并根据实时信息做出智能决策。
▲机器人底盘正在测试爬坡能力。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摄
“更少的零配件,更简单的结构,更低的故障率,更高的稳定性。”伍龙辉用四个“更”概括公司的底盘技术。与传统的“四轮差速”技术相比,“四转四驱”技术省去了减速机等部件,电机动力直接转化为驱动动力,转向机构则由单独的电机进行控制,结构上更简单、紧凑,零部件数量更少。这样一来,“四转四驱”技术在控制效率上便对“四轮差速”技术形成先天优势,整个系统的故障率更低,稳定性更高。简言之,采用煜禾森科技这一底盘产品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软件主导的动力四驱系统定义不同的模式,或者系统根据工况自行调节,在操作难度上更低,更加智能化。
▲采用了煜禾森机器人底盘的环卫机器人正在工作。 受访单位供图
“我们的导航系统,也是一个‘越跑越聪明’的导航系统。”伍龙辉说,在化工作业场景中,对作业机器人的导航稳定性要求极高,往往一次偏差或者软件故障都会造成很大损失。针对这一情况,煜禾森科技经过6年研发,推出NV-AUTO化工作业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NV-AUTO通过传感器系统实时感知各项数据,汇总于本地处理器,通过内部神经网络不断学习与优化,该系统能够不断从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并进行自我优化提升导航的稳定性,解决化工作业场景中对于机器人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问题。目前,该系统已在行业市场应用于上千台移动机器人。
只需定制装配不同功能、尺寸的组件,基于系列核心技术研发出的煜禾森科技模块化通用移动机器人平台产品便能快速“变身”为满足各行各业配送、巡检、采摘等多种场景需求的机器人。目前,煜禾森科技产品已可覆盖物流、消防、能源巡检、危化防爆等众多产业场景,与包括众多龙头企业在内的超60家客户长期稳定合作,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巨人。
▲搭载上机械臂,煜禾森科技的机器人便能进厂“拧螺丝”。 受访单位供图
百万订单促成关键升级 政府助力带来发展机遇
回顾这些年的发展,伍龙辉说,最难忘的首先是2018年接到了京东的无人物流车合作项目,项目合作数额足有数百万元,这对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可观的项目,这也促成他们从当时的小小工作室迁移出来,搬到宝龙街道的宽敞园区中来,完成关键“升级”。
迁居新址后,煜禾森科技更是得到基层政府的许多支持,包括员工福利、企业发展机遇等。2024年,受外部环境影响,煜禾森科技营收一度遇上挑战,街道得知情况后,很快积极行动起来,为企业探寻发展路径,协助搭建应用场景,寻找试点方案,并推动企业参与区街各类活动。
▲煜禾森科技产品亮相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龙岗展区。 受访单位供图
伍龙辉介绍,借助大运体育场馆的应用展示,公司的产品赢得了更广泛的认可与关注。在展示产品以及对接需求的过程中,公司获得了众多领导与合作伙伴的认可与支持。在此期间,公司更是收获了一份价值超千万元的意向合作协议,并成功落实第一阶段的订单。最终,煜禾森科技实现逆势上扬,取得了优于往年的业绩和增长速度。
伍龙辉说,公司的几名创始人既是合伙人,也是大学同学,因此特别珍惜自己的企业。他说,大家都很喜欢俞敏洪、雷军这样的企业家,以他们为目标,向他们学习,因此企业一直严格控制现金流。“我们从来不欠供应商的钱,也从来不欠员工的钱。哪怕有一天煜禾森科技遇到困难了,我们也可以用账上的钱,让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开开心心回家。”
▲煜禾森科技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合作,图为机器人底盘助力该学院参加”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 受访单位供图
煜禾森科技也时刻关注着企业所在的龙岗区的发展动态。伍龙辉说:“今年初,我们得知龙岗区将奋力打造‘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区典范,事实上,我们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便得益于‘四有’的龙岗。‘有得住’的龙岗,让包括创业团队在内的许多人才可以在龙岗安居,享受‘有品质’的生活;‘有意思’的龙岗,带来许多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增益了‘有商机’这一目标,让我们企业的发展受益良多。”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日期:2025-05-08 王进,现任山东中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总工,专业从事电机定子绕组制造装备工艺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30多年来,王进一直战斗在中际公司研发一线,致力于电机绕组制造专用装备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他与技术人员一起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主持多项高端产品技术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带领公司技术团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发电机
日期:2025-05-08 文丨IPO进行时 木清近日,专注于siRNA疗法的研究并开发小核酸药物的瑞博生物递表港交所,引发了市场对相关创新疗法的广泛探讨。作为备受市场关注的企业之一,瑞博生物当前却尚未有任何商业化的产品,创收主要依靠合作授权收取的费用。然而,由于公司在面对本土竞争和国际巨头竞争时实力不足,因而授权模式的可持
日期:2025-05-08 “公司在2013年成立时,只有一位创始人。2017年我加入公司成为联合创始人后,那时我们一共就是4位创始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用两台电脑办公……”近日,在龙岗区宝龙街道,深圳煜禾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伍龙辉谈到公司创业故事时如是说。很快他便话锋一转:“2018年,公司搬到这里以后,空间大了,订
日期:2025-05-0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鹏 通讯员 刘扬 于昌俊在青岛刑侦队伍的不同岗位上,活跃着这样三代人:32年坚守法医岗位的李宝增、23年深耕刑侦技术的贾文、初露锋芒的“95”后测谎专家张琳,老中青三代刑警用不同的专业视角,共同诠释着“守护正义”的担当使命。这根接力棒,承载的不仅是破案技术的传承,更是一座城市
日期:2025-05-07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医疗健康领域。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睡眠障碍患病率已达27%,而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更显示,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问题,睡眠科技的创新已不仅是产业需求,更是关乎全民福祉的战略命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睡眠健康危机,中国高端寝具品牌慕思在第25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