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中国】
绿色中国北京7月26日电 (融媒体记者 铁铮)我国林业领域创刊最早、影响力最广的学术期刊《林业科学》,走过了70 年的办刊历程。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它既是学科发展的“编年史”,也是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它见证了我国从“绿化祖国”的号召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升华,记录了从传统营林技 术到多功能利用、智慧林业、碳汇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林业科学》创刊于1955年6月。尹伟伦说,从森林培育与传统育种到森林多功能经营与林木基因组研究,从木材生产向木材利用与生态建设并重,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从荒漠化治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从木质林产品到林下经济,从单一经济树种到森林“四库”,每一期《林业科学》都镌刻着中国林业的奋进足迹,它刊登的每篇论文都凝结着科研人的心血。
在创刊70周年之际,《林业科学》坚持“从需求出发,向未来作答”的编纂理念,以创新研究成果为笔,以时代命题为墨,组织出版了创刊70周年特刊。特刊刊登了两院院士、高水平学者就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研究现状、技术挑战、创新成果和未来展望撰写的研究论文和综述,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了林业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成就和重大进展。
尹伟伦在特刊序言中写道,《林业科学》的成长得益于一代代学者、编委会和作者、读者的共同滋养。梁希、陈嵘、郑万钧、吴中伦等先驱曾为期刊立言铸魂。无数林业科技工作者将论文写在广袤山林。编委会秉持“科学、严谨、创新”的办刊宗旨,严把学术质量关。2024年,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开辟了期刊高质量发展及与国际同行深度交流的新阶段。
尹伟伦表示,《林业科学》将永远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者,做“给子孙后代留下美丽森林”的守望者。这片由科学精神浇灌的常青之林,必将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日期:2025-07-27 这是7月26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20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开幕式音乐会。新华社发新华社哈尔滨7月27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作为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第20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26日晚在哈尔滨开幕,这是这一盛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萨克斯管委员会主席阿诺·伯恩坎普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哈尔
日期:2025-07-26 来源:【绿色中国】绿色中国北京7月26日电 (融媒体记者 铁铮)我国林业领域创刊最早、影响力最广的学术期刊《林业科学》,走过了70 年的办刊历程。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它既是学科发展的“编年史”,也是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它见证了我国从“绿化祖国”的号召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升华,
日期:2025-07-26 中新社重庆7月25日电 题:从背篓到网络 “中国花椒之乡”香飘世界作者 张旭“韩国拌饭专用花椒粉,有何特别之处?”“花椒冰淇淋,如何麻得过瘾?”近日,在重庆江津海归“卖椒人”杨天旭团队拍摄的视频有关话题里,一股“麻辣风暴”扑面而来。近日,工作人员在重庆江津的一处花椒分拣车间内直播售卖花椒。张旭 摄花
日期:2025-07-26 策 划:董亚青 刘瑾妍统 筹:张登峰 孙向向文字:李 妍制作:韩岳瑾
日期:2025-07-26 7月24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大使茶座”文化交流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马金达・贾升和在活动上指出,茶承载着文化内涵与传统,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焕发活力。它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都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斯里兰卡与中国都有悠久历史,茶成为双方的文化纽带之一。近年来,斯里兰卡与中国宁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