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的冰箱像是一个“小超市”,只要是吃的都塞进去,生肉、剩菜、饮料、没喝完的牛奶,久而久之,细菌遍布冰箱各处。其中,有一种细菌即使在-20℃冷冻条件下也能存活,且感染后严重者可能致命,它就是李斯特菌。感染李斯特菌会出现什么症状?夏季怎么防住这种危险的细菌?一起来看
01
感染李斯特菌
会出现什么症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纪锋表示,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食源性致病菌。这种细菌具有极强的耐寒性,不仅能在0℃~4℃的冷藏环境中存活繁殖,甚至在-20℃冷冻条件下仍能“休眠”长达一年。
它常潜伏在未充分加热的肉类、乳制品、即食沙拉及冷冻食品中,通过食物处理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悄然传播。从摄入李斯特菌到发病,有些人会有一段很长的潜伏期,通常可达三周,有的甚至潜伏2个多月。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其实不用太担心,大多数人感染了李斯特菌没有症状,或者出现腹泻、发热、疼痛和畏寒等症状,几天后便痊愈。
但是,对于孕妇、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而言,李斯特菌感染可能非常凶险:
02
如何有效防范李斯特菌的威胁?
■ 定期清洁冰箱
■ 食物分区储存
■ 充分烹煮加热
烹饪时务必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持续5分钟,才能彻底杀灭李斯特菌。吃不完的饭菜即使放进冰箱,也要尽快吃掉,吃前充分加热。
做饭过程中,生熟食品要分开,使用的砧板、刀具都要分开。
对于高风险人群,还应特别注意避免食用生食、软质奶酪、未灭菌乳制品及预切沙拉等高风险食品。
03
不同肉类的安全储存期限
冰箱不是保险箱,冷冻并非一劳永逸的保鲜方式,不同肉类的安全储存期限差异显著:
✅猪肉一般不要存放超过3个月,牛羊肉尽量不要超过9个月。长时间冷冻会导致肉类口感变差、营养流失,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禽类建议在6个月内食用;
✅加工肉制品则不宜超过2个月;
肉类不要反复化冻,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切成几份,每次按份拿取。反复冻融不仅影响肉的口感,也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冷冻食品解冻后,其中的细菌会大量繁殖,此时,即便再次冷冻,也不可能恢复到之前的细菌水平。尤其是鱼虾解冻后,体内的微生物活性得到恢复,快速繁殖,此后再冷冻也不能将其杀死。而且,解冻过程会破坏鱼虾的组织结构,更有助微生物繁殖。每解冻一次,微生物会大幅增长,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冷冻食物也不要在室温下化冻,最好用微波炉、冰箱冷藏室或清洁流动水解冻。
来源:央视新闻、生命时报、科普中国、CCTV健康之路
日期:2025-08-29 “日军731部队‘安达特别实验场’炸弹落下后,会扩散各种病菌。如果有些人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死亡,那就会被转送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活体实验……”这段讲述来自日本和平资料馆·草之家的副馆长冈村启佐。在得知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后,他一直在调查、搜集被隐瞒了半个多世纪的真相。日军731部队是秘密成立日本至今对侵华
日期:2025-08-25 【重仓人工智能 主题基金迎来“别样风景”】财联社8月25日电,6、7月,还在人工智能(AI)板块“躲牛市”的基金,如今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彼时,医药赛道涌现“翻倍基”,布局AI赛道的基金则表现低迷。随后,市场主题迎来切换,AI主题基金开始攻城略地。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不少基金经理已从亏损的冷板凳上站
日期:2025-08-19 来源:【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昨天是“三伏”的最后一天,今日正式出伏。随着三伏天的结束,天气逐渐由湿热转向干爽,但“秋老虎”仍在,昼夜温差加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引发感冒、肠胃不适等问题。外出仍需防暑,运动需温和,饮食上多吃润燥食物,烟台这两样就地取材的养生佳品,既能缓解秋燥不适,又承载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山
日期:2025-08-19 8月19日“出伏”啦!但从“出伏”到秋分(今年秋分为9月23日)气候逐渐干燥,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忽冷忽热对身体的养护尤为重要。“出伏”后应该如何养生?一起了解~“出伏”后的一个多月,为什么要格外注意?从“出伏”(8月19日)到秋分(9月23日),这一个多月是下半年尤为特殊的时候,需要我们格外警惕。一
日期:2025-08-14 注意!社保断缴1次这些待遇全部取消社保断缴1个月,有什么影响?社保本身待遇影响社保分为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这五个险种,对“打工人”进行了基础而全面的保障。一旦社保断缴之后,会影响各个险种对其的正常保障:1.养老保险:如果是短暂断缴的话,问题不大。但还是会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1)养老金会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