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 通讯员 赵梓杉
从斑马条纹到叶脉网络,生物斑图是生命体通过自组织形成的时空有序结构,揭示着基因调控、环境适应与物理规律的深层耦合。这些非均匀的微观图案既承载着物种演化的生存策略,也暗含发育程序的精密逻辑。生物斑图不仅能展现生命系统的复杂性,还在生物发育、生态适应和疾病进展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尽管生物斑图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形成机制仍然是未解之谜。
4月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傅雄飞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最新成果,团队通过构建合成基因回路“拨动开关”,阐明了简单双稳态调控系统与微环境时空异质性的共同作用产生生物斑图的普适性机制,实现了多样化生物斑图的精准设计与合成,为理解生物斑图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细菌菌落呈现的环状、条纹等复杂斑图,本质是基因网络与微环境动态耦合的结果。科研团队通过定量成像及空间分辨转录组学技术,深入分析了菌落内部的微环境异质性。研究发现,菌落内部双稳态基因回路“拨动开关”赋予细胞两种稳定状态,而外部营养梯度等时空异质性环境则像“编程指令”,通过局部调控基因表达阈值,驱动不同区域细胞群体切换状态。
研究团队在培养皿中模拟自然环境,使得微生物能够在其中吸收生长所需营养,结果显示,菌落外围的细胞由于获得更多营养,倾向于保持绿色状态,而内部的细胞则通过代谢互养方式从外侧细胞获取较低品质的营养,生长速率较慢,并逐渐转变为红色状态。这种由微环境异质性驱动的细胞命运分化,最终形成了菌落的环状模式。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细菌基因表达的随机性在菌落模式的形成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菌落扩展的早期阶段,哪怕只有几个边缘细胞的基因状态偶然切换(如从红色状态变为绿色状态),这种随机状态也会像滚雪球一样传递到后续分裂的细胞上,最终在菌落外围出现红绿相嵌合的扇区状斑图。更有趣的是,即便所有细菌都生长在完全营养均衡的环境中,这种由基因表达“噪音”引发的微小波动,也能打破菌群整体的平衡,使细菌通过自组织行为产生复杂的空间斑图。
研究人员表示,定量合成生物学通过定量解析与合成重构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有望推动生命科学研究从定性、描述性、局部性研究,向定量、理论化和整体化研究变革。
日期:2025-07-16 昨日,大型舞台剧《平潭映象》的驻场首演华美落幕,而聚光灯之外,是团队对艺术的追求与对平潭土地的深情。演出前夕,总导演杨丽萍的身影依然活跃在舞台之上。她细致入微地调整着演员的走位、动作的幅度,甚至一个眼神的落点。“因为舞台布景空间不一样,我们要及时调整,确保每个角落的呈现都要精准传达情感。”杨丽萍对艺
日期:2025-07-16 鲁网7月16日讯2025年7月,平邑县郑城镇桃峪村村党支部书记汪明告知临沂大学传媒学院的9位学生,今年是临沂大学支教桃峪村的第九年,具有纪念意义的第十年即将到来。2025年7月7日至7月13日,由临沂大学传媒学院9名学生组成的“‘邑’路‘声’花”支教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郑城镇桃峪村,开展为期七
日期:2025-07-14 【来源:平安岭城】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通过优化司法服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切实让企业感受到“维权有路、发展有护、创新无忧”的法治温度,为新时代吉林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双核驱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我省检察机关依托长春智慧法务区的战略区位优势,设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中心与营商环
日期:2025-07-11 日前,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宣布:福州大学数研院邱炳文团队创建并发布了全球首张10米分辨率的冬小麦分布图以及相关数据集。这项成果将为端牢“中国饭碗”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据悉,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农林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
日期:2025-07-09 在煤矿百米深的井下,空气中游离的瓦斯(又称煤层气)如同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既是矿井安全的“头号大敌”,又属清洁能源战略资源。如何将“烈马”驯化为“良驹”?5月底,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专业研讨会上,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副院长、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晋平介绍,经十余年攻关,其团队研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