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外贸企业转内销逐见成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6:12:00    

在产销对接会上,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出口转内销洽谈。 吴瞬/摄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吴瞬

自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以来,我国部分外贸企业受到了一定冲击,与此同时,各方的帮扶举措也如“雪片般”涌向这些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走访多个“出口转内销”展销会以及对接会获悉,国内大型商超、电商平台正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拓宽内销渠道,“出口转内销”“内外贸一体化”等举措的成效初步显现。不过,帮扶仅是短期纾困下的“救急”之举,从长远看,“出口转内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外贸企业在产品适应性、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变革,从“救急”转向常态化运营,以适应国内市场需求。

多方助力解燃眉之急

4月27日,大润发上海大宁店的一楼中庭,正在举行一场百货“外贸优品中华行”巡展销售活动,涵盖厨具、锅具、整理收纳、户外用品等商品,不少消费者正在选购。大润发全国百货商品部总监秦聪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因受顾客欢迎,原本计划4月25日就结束的巡展销售活动,延期到5月3日,后续还有望在大润发其他门店开展。

秦聪向记者透露,截至4月27日,大润发自4月13日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项目以来,共收到157家外贸企业的提报,目前达成意向合作的有91家,其中52家已经达成立项合作。

一家专注于生姜出口的企业——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其产品主要销往美国、中东及东南亚市场,近期面临库存积压难题。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助力下,该公司6.6吨生姜产品近日上架大润发52家门店,上架首日就卖出了1.2吨,4天即售罄。青岛北洋佳美水产有限公司的一款鳕鱼也于4月27日在大润发57家门店上架,该公司鳕鱼此前主要销往欧美等市场。

梦饷科技COO郭馨宇向记者透露,自公司4月14日启动“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以来,已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入驻超100家外贸企业,覆盖服饰、美妆、食品、箱包、数码等主要品类,其中服饰类、箱包类等企业因国内市场需求适配性较高,入驻比例较高。以OMASKA箱包企业为例,该公司年销售额过亿元,外贸占比70%,受关税冲击后亟需拓展内销。目前,OMASKA已完成在梦饷科技平台的入驻并进入活动筹备阶段,近期商品将上线。

而在4月28日举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深圳产销对接会暨京东2000亿元采购第一站上,记者看到,现场产销对接的氛围极为火热,不少外贸企业均在积极了解如何进入京东的销售渠道。

京东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深圳负责人介绍,京东预计一年投入2000亿元采购全国出口转内销产品,助力深圳优质外贸商品更快上线触达国内消费者。为此,京东还推出了专属招商团队对接、搭建出口转内销专区、全渠道营销提升曝光资源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服务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拓展内销市场。

近期,临沂兴业陶瓷的“波西米亚风”外贸盘上线京喜自营,主推11小时爆卖9万件,工厂紧急增设产品线赶制订单;老牌外贸企业曙光牙刷厂200万件库存也通过京喜自营一抢而空,成为外贸转内销后首个卖空库存的企业。

积极求变拓内销市场

对于部分外贸企业而言,产品此前主要瞄准欧美等市场,如割草坪的智能机器人、户用储能设备、外墙清洗机器人等,在“出口转内销”后,亟需根据国内市场的消费习惯,在产品适配性等方面作出改变。

浙江味老大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老大”)主导产品为竹木制厨房用品,包括竹木砧板、竹木筷子、竹签等2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外贸出口占比近八成,其中逾七成目的地是美国。该公司市场部经理鲍巧勤在大润发“外贸优品中华行”现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在美国关税事件中受影响较大,“我们手上有些订单都包装好了被客户要求暂停发货”。

基于消费习惯的不同,味老大在美国的爆款产品,在国内可能无人问津。“美国市场的菜板就类似于国内的盘子,会有不同功能的菜板。”鲍巧勤指着一款地图板介绍称,该产品可以挂在墙上装饰用,反面可以切水果,正面可以摆放切好的水果,“在美国市场要卖到19美元,此次国内巡展销售价为30元”。

鲍巧勤表示,公司未来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同时调整产品线,让产品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巡展销售可以处理点库存,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为下一步调整产品适应国内市场做准备”。

以菜板为例,国外市场销售的产品没有把手,国内消费者希望有把手,可以挂起来。“通过展销,我们可以遴选出国内消费者反馈好的产品,进一步引入国内市场。”鲍巧勤说。

在4月28日举办的深圳产销对接会上,一家服装代工厂负责人咨询,公司以代工为主,没有自身品牌,该如何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对此,京东一位现场负责人就表示:“针对这种情况,你们必须作出改变,可以先注册一些商标,在产品设计上做一些创新,先把店开起来,一步步地做。”

精耕细作谋长远发展

“在和外贸企业接洽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外贸企业集中遇到的问题在于对国内市场规则不熟悉,以及缺乏线上运营经验等。”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外贸企业虽然产品品质过硬,但没有开拓内销市场的经验和门路。”

为此,京东发挥供应链优势以及持续打造的开放生态,帮助外贸企业解决难题。比如通过京喜自营,商家只需要专注于生产,京喜自营团队负责销售和履约的全链条工作,能够有效弥补出口生产企业缺乏销售和线上运营能力的短板。

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超过3万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招商团队接洽,上万家企业已进入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同时,京东也已同步开启了包含服装鞋帽、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

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来看,出口转内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也并不是一个短期事件,从长远看,需要坚持长期投入和不断转型才能最终见效。

“短期内,大润发主要为优质外贸商品提供路演、展销、试销等机会,帮助出口受阻的外贸企业消化库存,开拓内销渠道等。”秦聪表示,“长远来看,对于受顾客喜欢的优质商品,会考虑长期合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就秦聪的观察,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仍需从以下方面努力,包括做好内销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分析国内消费者偏好,重新定义用户;开展外贸产品的本土化改造,包括认证与合规、产品包装与规格、功能适配等,例如出口的电器产品需适配国内电压;内需市场不同于出口,企业要有服务意识,除做好商品设计与生产外,还要兼顾品牌宣传、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等工作。

郭馨宇同样表示,外贸企业转型内销存在不少挑战,包括缺乏经验,市场适应性不足,比如,外贸服饰与国内消费者审美偏好存在差异,需要调整产品定位;供应链调整也存在困难,需从“大单生产”转向“小订单”柔性生产,适应国内市场的灵活需求等。

为此,梦饷科技为不同类目的外贸企业定制了扶持措施。比如,服饰类企业,提供市场趋势分析,帮助调整设计风格以贴合国内消费者审美;食品类企业,平台大数据助力商家挖掘需求,包括分析国内消费者偏好,优化包装规格等。

外贸产品如何才能在内销市场站住脚?一家电商平台的市场对接人员直言就三点:一是价格有优势;二是产品有亮点;三是品质有保障。只要达到这三个要求,外贸产品一定能够在内销市场大放异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