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4月15日,在中方县泸阳镇细缅垄村,种粮大户李绪和正在进行今年的首次插秧。随着机械轴规律滚动,一株株翠绿的秧苗整齐划一地插入水田,原本需要数十人忙碌数日的插秧工作,如今仅需几小时即可完成。
“这个插秧机效率很高,今年我准备种植再生稻100余亩,预计5天左右就可以完成。”说起新买入的机器,李绪和信心满满,“去年这批再生稻第一茬产了700多公斤,第二茬产了200多公斤。今年的这个机器插秧行距可随意控制在10至18厘米,而且可以避免漏插、重插,到时候收成肯定比去年更好。”
相比于以前耗时费力的人工插秧,插秧机秧苗行距、深度均匀,配合北斗导航精准定位,大幅提高作业效率,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实现降本增效。
李绪和有水稻制种基地100亩,正在建设育秧、催苗一体化设备,除了种植再生稻,他今年准备再种植优质稻100亩。机械化的普及,让像李绪和这样的种粮大户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多亏有好政策,给我们提供了保障,让我们种植水稻更有信心。”李绪和说道。近年来,中方县通过示范带动,加大补贴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农机具及良种良法,已实现“耕、种、管、收”的全过程机械化。并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增收。(谭莹莹)
日期:2025-08-30 无需精耕细作,不必忧心水源土壤,却能种出“一片叶子卖18元”的高收益。在大理宾川县宾居镇龙口村农户幸志荣的小果园里,“低成本高收益”的故事正由可食用仙人掌书写……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一片片厚实饱满的绿色叶片上。这些汁水丰盈的叶片被小心翼翼地割下,仔细打包后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不远处,红彤彤的果实像
日期:2025-08-15 【来源:陕西日报】8月8日,叶成玉在喂稻田中的小龙虾。 记者 马腾摄田野上,昔日泛白的盐碱荒滩已被绿意盎然的连片稻田替代,蟹苗和小龙虾不时探出头,搅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一幅生机勃勃的“稻渔共生”画卷,正在榆林市榆阳区缓缓铺展。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一度被视作农业的“禁区”。如何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榆阳
日期:2025-07-27 大皖新闻讯 野生动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巢湖市公安局食药环知大队联合市林业局、市林园中心森防站联合开展“清网清夹清套”专项行动,在黄麓镇农田区域集中清理非法捕鸟设施,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农户为保护庄稼,在田间非法架设丝网和竹竿。这些看似普通的丝网,实则严重威胁
日期:2025-07-26 【来源:哈尔滨日报】凭借冰雪旅游出圈的文旅顶流城市“尔滨”,也是农业大市,在黑龙江,每六碗饭中有一碗来自哈尔滨。从“凭经验”到“看数据”,从粗放种植到精耕细作,哈尔滨以“藏粮于技”的主动姿态,让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从“小块田”到“大粮仓”,从“种得好”到“卖得好”,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
日期:2025-07-05 来源:福建日报六盘山下,药香馥郁。在闽宁协作机制的强力推动下,宁夏隆德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耕中药材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昔日的道地药材正成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强基固本,产业集群拔节生长仲夏的隆德县温堡乡前进村,中药材育苗基地里一片繁忙。药农动作娴熟地将黄芩与党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