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城县,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贺庆春。她是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一双巧手,将香包绣制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变成了带动当地妇女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走下讲台摆地摊 逆境创业显担当
贺庆春于1967年8月出生于庆城县玄马镇贾桥村,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跟随爷爷、奶奶、父母学习手工绘画和手工刺绣艺术品制作。1984年高中毕业后,回村当起了民办教师。对香包和剪纸有特殊情结的她,经常把这些传统技艺带到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就这样,她闲时绣一针剪一刀,从未放弃。一晃就是十七年,2002年的秋天,贺庆春下岗回家了,原本平稳的生活被打乱。“当时没了工作,打击很大,整个人陷入了极度消沉的状态,生活失去了方向,很长时间都难以走出困境。”回忆过往,贺庆春很是感慨。
是碌碌无为、平庸等靠,还是卯足劲儿投身社会,实现价值,已步入中年的贺庆春站在了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在父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勤奋努力,再选一个适合的事做,还害怕没出路”的悉心开导和鼓励下,她振作起来,恰逢这时,庆城县妇联组织的一场妇女勤劳致富先进事迹报告会,深深地打动了她。
“那个报告会对我触动很大,我就问自己,我从小就喜欢刺绣,而且手工刺绣不正是自己擅长的吗?为什么不从这里开始!报告会一结束,我就东拼西凑盘缠到上海、苏州、北京等地考察手工编织和刺绣市场。”贺庆春告诉记者,经过几番周折,凭借着一股热情和勇气,决定自己创业的想法油然而生。外地考察回来后便开始尝试制作。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她终于做出满意的产品。端午节时,她带着香包和手工编织品到城里摆地摊,没想到大受欢迎,还吸引了不少学徒,“地摊课堂”就此诞生。
巧手绣出致富路 指尖技艺助振兴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她不满足于现状,2007年注册个体户,租下房子开启“生产房”模式;2012年,更是注册200万元成立庆阳市庆春香包绣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租下1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迈向规模化运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公司拥有专业的设计、培训、营销团队,她们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拓展营销方式,把庆阳香包剪纸带出全国甚至海外,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她创办的公司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甘肃省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省级“文化集市”生产加工基地、“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等多个荣誉,获得15项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贺庆春深知“授人以渔”的重要性。她通过“订单式培训+居家就业”模式,带领姐妹们研发设计作品14种,年生产量达6万余件,通过手把手开展订单式、随到随学接待式、网络直播等公益培训等,累计开展培训80场次,培训妇女6000多人,带动520多名农村低收入妇女从事手工刺绣、编织工作,月均增收1000元左右,截止2023年3月通过培训在农村培养自产自销家庭手工作坊2个,月增收2000至5000元不等,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加各地民俗旅游文化艺术节,推动庆阳香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带孩子,现在跟着贺老师学刺绣,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驿马镇村民孔惠琴告诉记者,在的贺老师指导下,她每年的家庭收入能增加3万余元。
坚守匠心谋创新 产业升级焕新颜
近年来,庆城县高度重视民俗文化人才培养,为贺庆春提供了众多学习交流机会。她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与国家、省、市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交流学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品生产设计等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技艺与理念,成为省、市民间艺术大师。
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贺庆春大胆创新,开发出“防疫香包”等14类新品,并借助电商直播拓展销路。她坦言:“要让老手艺活下去,必须跟上时代脚步。”如今,这位曾躲着熟人摆摊的绣娘,已站在国际博览会的领奖台上——其作品《黄河小象》曾获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铜奖。
“一针一线绣的是文化,更是老百姓的好日子。”贺庆春说。未来,她计划建设非遗研学基地,让庆阳香包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记者:李云
|编 辑:刘亚妮
|责 编:刘兴存
|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
|总监制:王来林
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
日期:2025-08-10 据甘肃日报报道,甘肃省2025年普通高考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I段)录取工作今天开始,拟于8月12日结束。其间,该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工作于8月10日20时开始、11日10时结束,第二次征集志愿工作将于8月11日20时开始、12日10时结束。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I段)包括使用统考成绩的所有高
日期:2025-08-10 牛皮纸档案袋里装着两张已经泛黄的“1997年存入”的手工存单。这是66岁的魏阿婆存了27年的养老钱,如今却成了她和银行之间难解的官司。近日,厦门思明法院发布这样一起案件。2万元存了27年看到利息傻了眼法官第一次见到魏阿婆时她手里紧紧攥着那两张存单。 “法官您看,1997年存的2万块,按说滚到现在怎么
日期:2025-07-23 点击图片查看这段时间,甘肃省天祝县的千亩高原夏菜基地里,绿油油的莴笋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村民们正忙着进行田间管理。得益于当地独特气候,这里的莴笋生长周期更长,“时间差”让这里的夏菜得以错峰上市。监制丨赵旭 刘湛记者丨王妍编辑丨王妍支持丨李渊博 天祝融媒 李兵岐 鲁承龙 赵银慧
日期:2025-07-21 7月20日,甘肃省天水市政府网站发布《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血铅异常幼儿后续治疗及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方案》将2024年4月23日至2025年6月30日在褐石培心幼儿园就学的251名幼儿、2024年毕业的48名幼儿及29名在园教职工,因本次事件导致血铅异常的后续治疗、康复、教育,纳入保障范围。
日期:2025-06-28 |编 辑:刘亚妮|责 编:刘兴存|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总监制:王来林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