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于歆 孔新花
纵览新闻记者 李健敏
微风轻拂,去年三月嫁接雄枝的雌株柳树已长出郁郁葱葱的新树冠,枝条摇曳却不见柳絮纷飞。4月17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在石家庄市开展的杨柳飞絮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未经治理的柳树仍在飘散飞絮。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苏轼笔下的柳絮承载着诗意,但现实中,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却给人们带来健康隐患和生活困扰。社交媒体上,“你的春和景明,我的氯雷他定”“逃不开的过敏季”等调侃道出了“过敏星人”的烦恼。
高压冲洗车正在作业。(石家庄市园林局供图)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杜豫怡解释:“杨柳树雌雄异株,飞絮是雌树的种子衍生物。当雌花发育形成的小蒴果成熟裂开时,白色絮状绒毛就会携带种子四处飘散。”
也就是说,飞絮本身并非过敏原,但其携带的花粉和尘埃才是引发流泪、哮喘等过敏症状的“元凶”。
4月11、12日的大风天气影响我省多地,客观上缓解了飞絮问题。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振华说:“大风缓解了杨柳飞絮问题,一方面果序在强风作用力下被刮掉,另一方面强风导致果序迅速失水脱落。强风还将不少飞絮刮走了。”
徐振华介绍,杨柳树因适应性强、绿期长等优点曾是城市绿化的主力树种。但由于雌株生长优势明显,过去栽植比例偏高,导致飞絮问题日益突出。近二十年来,我省在国土绿化中已逐步降低雌株比例。
石家庄市园林局监督考核科工程师智翠介绍,近年来,园林部门采取了五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一是结合城市更新建设工作,有计划地移除部分杨柳树,新建园林绿化工程不再选用雌株杨柳树;二是推广乔灌草复合型生态种植模式,增加植物表面对飞絮的吸附阻滞作用;三是对雌株树冠进行适度修剪,减少花量和飞絮产量;四是对雌株注射抑制类药物,降低第二年飞絮发生量;五是在飞絮期间,加强植物冲洗频次、湿化地面固着飞絮、及时清理落絮,防止飞絮复飞。
衡水市从2018年开始对市辖区内的杨柳飞絮进行全面治理,衡水市园林中心绿化管护中心主任金青娥介绍,至2024年,园林中心采用更新树种、修剪、化学抑花等方法,综合治理40万株杨柳雌株,市区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有絮不成灾”。
在省林科院试验基地,徐振华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无絮无粉毛白杨新品种“冀毛1号”。徐振华介绍,近年来,他们持续推进无絮杨柳树新种质研究,采用自然选择、人工杂交和现代生物育种手段,成功选育出“冀毛1号”,并初步筛选出无絮彩枝柳树新种质,促进杨柳树更新换代,为全省林业生态和城乡绿化提供良种资源和技术支撑。2024年,“冀毛1号”获得国家林草局新品种保护授权。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选育出的无絮无粉毛白杨新品种“冀毛1号”。李健敏 摄
2024年,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采取高接换冠、激素处理等措施治理杨柳树5000多株。通过技术推广,全省各地采用注射生长调节剂等综合防控手段治理杨柳树10万余株,治理区飘絮量较往年降低20%。
2024年3月嫁接雄枝的雌株柳树已经长出了新树冠。李健敏 摄
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王春荣指着一棵冠幅达5米的柳树介绍:“这棵树去年3月完成嫁接,仅一年就形成完整树冠。通过落头、嫁接、防风处理三步,可从根本上解决飞絮问题。”不过该技术因施工条件限制,暂难大面积推广。
“治理飞絮是场持久战。”徐振华表示,“我们正加紧开展新种质研究,未来将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需求的平衡。”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日期:2025-07-10 近日,全市首单天然草场保险在陈巴尔虎旗成功落地保单,标志着呼伦贝尔市地方优势特色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天然草场保险正式落地实施,在草原生态保护领域迈出了坚实且创新的一步。作为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阵地,呼伦贝尔市始终将草原生态治理置于发展战略核心。近年来,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与科学管护措施,草
日期:2025-06-17 为充分发挥典型违法案件警示教育作用,增强市场主体守法意识,维护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市场秩序,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报2025年第五批9起典型违法案件,分别是:一 正定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某公司违规运输建筑垃圾案 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属车辆在正定县景观路北侧运输建筑垃圾未采取密闭措施。其行为违
日期:2025-06-10 新京报讯 据天津市人民政府网消息,京津冀三地软件行业协会日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联合主办京津冀开源软件产业对接活动,活动中,京津冀开源产业联盟揭牌成立。三地软件行业协会在会上签署《开源软件生态共建与协同发展框架协议》,联合打造跨区域开源创新链。开源软件是源代码对公众开放,允许用户查看、修改和重新分发的软
日期:2025-06-10 6月7日,石家庄市邮政分公司黄河揽投部,揽投员正在将邮件装入无人投递车。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侯淼摄“自动驾驶中,请注意避让……”6月7日10时,一个卡通效果的超萌提示音,在石家庄高新区珠峰大街上轻快响起。循声望去,一辆通体绿色、方方正正,标有“无人车”字样的邮政投递车,正稳稳当当地沿着道路前行。这是今
日期:2025-06-09 我省一案例入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6月8日,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15个典型案例,唐山市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唐山市曹妃甸区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坚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