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陵教育发布】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坚守。他扎根乡村学校三十余载,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他刻苦钻研、精通所教学科,数十篇论文发表或获奖,2项省级课题结题,1项市级课题结题,经常在省市区做讲座、上公开课,带领区名师工作室教师不断成长。他就是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正高级教师万小荣。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
“鱼的形态结构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初见万小荣老师,他正带领学生们认识脊椎动物——鱼。生动的教学具让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变得有趣起来。
“有时上课开小差,万老师总能及时发现并让我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来,我的生物成绩也从一开始寥寥无几的分数,提升到现在的28分。(初二生物课满分30分)”学生张佳欣说。
三十五载坚守乡村教育,万小荣先后教过数学、自然科学、科学、生物4门学科。面对执教新学科的挑战,他没有退缩,而跨界的底气来自其不服输的精神和勤奋好学。
“万老师总是在别人觉得不起眼的地方下功夫!”他的徒弟陈加佳老师如是评价。从泰州师范毕业,到社会自考拿到大专文凭,再到参加成人高考拿到生物教育本科文凭,万小荣坚持边教边学,做到教、学、研三者同步。
科技萌芽,悄悄播种
万小荣拥有多重身份,既是九龙实验学校的生物教师,也是学校科技社团的创始人,还是比赛中的科技辅导员。
陈加佳介绍,带领科技社团参赛,要拼作品、拼创意,人的创意总有枯竭的时候,而万老师最让人敬佩的,就是连续30年带领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参加科技比赛。
在万小荣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他们将废弃的塑料、台灯、电路板组合成光合作用模拟器,将报警器、LED光带、电磁铁制作成道路安全限高限速装置,科技创新的“种子”就这样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社团活动是让广大学生充分感悟科学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万小荣说。
坚守热土,奋斗终生
“正高级”是教师职称中的天花板,生物学正高级教师在全市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35岁时,万小荣就已取得副高级职称,“我还年轻,不能就这样躺平。”
一盏台灯,一摞摞厚书籍,陪伴万小荣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夜晚。他刻苦钻研、精通所教学科,在核心期刊《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等发表论文数十余篇,为初中生物教研打造了良好示范样板。作为海陵区生物学科名师工作室带头人,他主持及参与6项省市级课题,其中2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已结题,3项市级课题在研,多名工作室成员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为区域学科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质朴如他,道出心声时,总是格外坚定。“我是土生土长的九龙人,我深沉的爱着这片土地。”万小荣说,“每当看到这里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求知若渴的眼神,我都深感责任重大。教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终身的事业,我将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教学第一线,奋斗不止。”
THE END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日期:2025-08-18 夏日长空,繁星如织。连日来,韶关乐昌梅花镇的“村BA”篮球赛事如火如荼进行,每晚的激烈角逐不仅吸引了大批村民和周边群众观赛,更带动了当地夜间经济蓬勃发展。哨声划破夜空,激烈的拼抢点燃观众热情,然而,当终场哨响,赛场的活力却并未消退,反而在璀璨的灯光与鼎沸的人声中,迎来了另一场更接地气、更具烟火味的“
日期:2025-08-15 紫金山新闻出品制作:袁雯 高眉戈 鲍逸倩 成勇 王绍鹏
日期:2025-08-13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李星洁“《晏阳初》以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为原型,旨在让观众铭记这位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8月12日、13日晚,由陈智林担任艺术总监、秦渊编剧、刘毅导演、李天鑫作曲,雷云、邓发蓉、杨娜等主演的川剧《晏阳初》,作为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剧目,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连演两
日期:2025-08-12 据媒体报道近日记者接到不少农民朋友的反映他们在网上遭遇了一批假冒的农技专家坑农害农的骗局正在发生!假农技专家“粉墨登场”坑农骗局正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上演记者以“农业”作为关键词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搜索,随即弹出不少所谓“农业主播”“助农专家”的短视频。这些网络主播看起来非常专业,正在“热心地”为
日期:2025-08-11 品质化需求升级之下,科技与政策的协同不断带来新突破。智能科技重构产品逻辑,政策与金融“精准滴灌”,场景升级激活区域潜能。2025年盛夏,中国消费市场在热浪中奏响创新与升级的交响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3%,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一场由品质化需求升级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