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茶饮新品因冰块过量问题遭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图/网络截图
近日,据九派新闻报道,某新茶饮新品因冰块过量问题遭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多名网友实测发现,标价23元/杯的奶茶,冰块占比高达30%以上,即便选择“少少冰”,杯内仍被塞入大量冰块,融化后饮品量不足杯体三分之二,被调侃“三分之一的钱买了空气和冰”。
“明明是卖冰的,还送了杯奶茶”,饮品过量加冰已不是新现象。早在2023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就曾联合发文,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然而,由于倡议不具有强制性,且饮品加冰也着实难有一个统一操作标准,所以,仅靠商家自觉很难解决问题,治理这一痼疾依然离不开外力监督。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花了钱自然希望得到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当一杯奶茶中冰块占比过高时,消费者难免会产生被欺骗的感觉,这实质上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的漠视。
在接受采访时,涉事品牌旗下有门店回应称,“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范”。但如果所谓的标准,就是让大量冰块占据奶茶杯的空间,这样的标准是否合理?又是否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近年来,随着新茶饮市场烈火烹油般地扩张,各类品牌层出不穷,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不惜在产品质量上做手脚。冰加得多了,其他材料自然就少了。这里面的成本控制意图一目了然。
但这种做法,无疑是短视的。长期来看,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更是整个茶饮行业的健康成长。消费者在遭遇类似问题后,可能会对整个茶饮行业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行业的整体销量和发展前景。
客观来讲,商业的逻辑是多面且复杂的,企业在不同阶段、不同市场、面对不同消费者,都会选择于自身最有利的经营方式。但商业世界总归有一个底层逻辑,那就是在追求创新和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消费者的权益。企业经营花样再多,愿景再宏大,也不能离开“消费者权益至上”这个第一性原理。
于这样的认知之下,相关企业就不能把消费者的吐槽与媒体的监督,当作“挠痒痒”“耳旁风”,而应该真正重视起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认真对待媒体的监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比如,可以重新评估产品的冰量标准,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进行调整;加强对店员的培训,确保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得到准确地满足;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让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新茶饮是一个千亿规模的赛道,红利尚未见顶,市场仍待开发。正如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所言,“消费者不是别人,他是你的妻儿。”消费者从来不是傻子,商家只有真拿出货真价实的产品,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去买单。
撰稿 / 余本鲁(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
日期:2025-08-31 今年暑期的最后一个周末,“被吹爆的咖啡节”在佛山保利水城时光汇火热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家品牌齐聚千灯湖畔,集结了咖啡、烘焙、文创、萌宠、明星和潮玩等丰富的游玩体验,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场所,不少家庭也选择带着孩子来感受新鲜体验。现场,人气与咖啡香气交织,创新饮品层出不穷,成为市集最热话
日期:2025-08-29 近日,重庆渝北区,网友反映一家火锅店反向抹零,其消费了 132.8元,到家后查看账单,发现商家四舍五入收133元,希望相关部门能进行监督管理。该网友介绍,其在8月24日晚在该店消费,付钱时没注意,到家后查看账单才发现,价格被商家反向抹零多收0.2元,收费133 元。结账单显示,商品原价合计132.8
日期:2025-08-28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28日发布的通知,为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职业病医院基本标准(二级、三级)》,对二级、三级职业病医院的床位、人员、设备按照目前职业病医院基本需求和发展前景等提出明确要求。随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职业性疾病谱的不断变化,职业人群的健康面临多重疾
日期:2025-07-28 文|蛇眼财经v曾自诩为行业“吹哨人”,大胆揭露体检行业黑幕的爱康国宾,如今却深陷舆论的风暴眼。事情起因是,张女士通过媒体诉说自己在爱康国宾体检10年没问题,之后在国外确诊癌症的遭遇,提出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问题,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假体检”,并向国家卫健委、北京市政府等进行了投诉和举报。对此事件
日期:2025-07-24 7月23日,“伊力粮仓酒——新品上市发布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在白酒行业深度下,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这款定位大众口粮酒的光瓶酒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新选择。伊力粮仓酒锚定“金字塔塔基”的黄金价格带,推出两款核心产品:500ML 42度售价28元,500ML 50度售价35元。大众亲民价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