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京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正式上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9:55:00    

具身智能产业当前已进入加速期,作为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传感器、新材料、脑科学等大量前沿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打造开源生态对具身智能的创新尤为重要。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开源为引擎,持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国家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始终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生态打造,通过开源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大规模多构型智能机器人数据集和Benchmark “RoboMIND”、适配主流开源框架的具身算法训练工具链,构建起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开源体系。同时,以丰硕成果为产业打造技术研发基础底座,搭建开源社区,以社区共治机制构建起了技术普惠的全球协作网络。

2025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
opensource.x-humanoid-cloud.com)已正式上线,包含博客、论坛交流、技术文档展示、开源项目展示、活动发布、专家学者认证、开源课程发布等丰富功能,通过开放共享核心技术与研发资源,促进全球开发者协作创新、加速行业技术突破,为具身智能产业融合搭建起人才培育、技术迭代和产业落地的基座平台。

在本体方面,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向行业开放“天工”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URDF文档等关键技术资料。“天工”是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实现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实测平均时速可达每小时10公里,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领先的每小时12公里,还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多种复杂泛化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由于具备出色的兼容扩展性,可灵活扩展软、硬件等功能模块,充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天工”已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硬件平台。

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基于“天工”平台面向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涌现出“天工行者”等极具应用能力的机器人产品。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通过联合实验室模式,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本体开发、具身大脑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

在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数据方面,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北京大学推出了大规模多构型智能机器人数据集和Benchmark “RoboMIND”。截至目前,RoboMIND已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官网、HuggingFace平台、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累计下载15000余次。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中外高校,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无锡研究院等顶尖研究所,以及百度、阿里云、商汤科技、中兴通讯、美团、金山云等数十家产业核心企业的用户均下载并使用了RoboMIND作为具身模型的训练基础。

近日,RoboMIND数据集还获评我国开源操作系统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会议OS2ATC 2025颁发的“最佳开源智能突破奖”,以及行业头部机构机器人大讲堂&立德智库评选的“2025年度具身智能数据集构建奖”,并被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 RSS 2025 (Robotics: Science and Systems) 接收。

此外,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开源了 RoboMIND 数据集和“天工”机器人对接成熟开源算法框架的训练工具链X-Humanoid training toolchain,该工具可以简化开发者使用流程,支持用户基于已有成熟开源算法实现 RoboMIND 数据集的使用和“天工”机器人的具身操作算法开发,降低开发者开发门槛,扩展具身智能开放生态。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开源实践正在重塑机器人产业发展范式。以“平台+数据+生态”三位一体模式,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场景应用等产业链赋能。

未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会围绕具身智能全栈技术生态,逐步开源如基础强化模仿学习框架、WFM 具身世界模型、VLM 具身视觉语言模型、VLA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基础全身运动控制模型等一系列算法与工具,并持续开放和维护更多高质量数据集,以丰硕开源成果引领产业变革。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节点,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坚定地以开放创新书写智能时代的中国方案。以开源共享破解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技术普惠激活全球创新网络,推动具身智能向通用化落地加速演进。随着“天工”与RoboMIND数据集的持续迭代,一个更具活力、更富创造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完善,为人类迈向智能文明新时代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公众号

编辑:刘斯琪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