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行动起来应对数字化带来的伦理、网络安全和公平挑战,我们就无法在数字化的道路上前行。”古巴高等教育部副部长雷伊纳尔多·委拉斯凯兹·萨尔迪瓦尔说。
面对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数字教育安全与伦理面临哪些核心挑战?当前有哪些守护数字教育安全的创新实践?5月15日下午,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字教育安全与伦理:挑战、共识与行动”平行会议举行,来自数字教育、AI安全与伦理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观点。
共识: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高质量人才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这将重新定义工作和教育的形态。”图灵奖获得者、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表示,培养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质量人才至关重要。
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围绕备受关注的话题,海内外学者各抒己见。
“从使用AI到驾驭AI,要让人机协同能力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武汉网络安全大学(筹)教授何炎祥认为,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人机协同能力。
“我们的科研管理机制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活跃步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林德物理学荣誉教授巴里·巴里什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而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为全球数字教育参与者架起了一座促进文明对话的桥梁。
挑战:直面智能技术带来的多重风险
教育数字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提到,我们既要拥抱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也必须直面人工智能技术衍生出的多重风险。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呼吁,应注意防范四大风险:人文关怀与价值引领缺位的伦理风险、人工智能侵占人类智能的主体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失范的技术风险和人工智能冲击教育生态的治理风险。
“我们必须正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过程中的安全伦理问题。这不仅可能影响教育的公平性,还会对学生的个人隐私、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说。
“我们要警惕高校教师能力与时代脱节的问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副校长李荣誉指出,要注意培养高校教师的数字思维和技能,提升教师应对AI安全与伦理问题的能力。
对此,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提出3点建议:一是强化教育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二是探索因地制宜、可持续的能力建设;三是推动构建国际治理多边合作机制,携手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行动:打造数据安全与伦理公平之盾
“行动”是与会嘉宾提及和探讨的高频词之一。现场,多位专家畅谈在教育教学中应对数字教育安全与伦理挑战的实践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方滨兴详细讲述了人工智能时代探索素质教育的“方班研讨厅”教学方法。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蒋兴鹏展示了由该校毕业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玄云”数据安全平台,并提出要打造校园的“数据安全之盾”与“伦理公平之盾”。
面对AI教育应用中的数据隐私等问题,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悦恒表示:“唯有深度产教融合,才能实现技术攻坚、标准构建与人才储备的协同突破。”
共识正凝聚,行动在展开。会上,人机交互与信息安全中心揭牌成立,《安全人工智能赋能产教融合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等重要成果发布。
“面对挑战,我们希望与世界携手共进。”武汉市市长盛阅春表示,中外应以安全为舟、伦理为桨,共同驶向“有温度的智慧未来”。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8日 第02版
作者:本报记者 任赫
日期:2025-07-09 当地时间8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发布《全球贸易更新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增长约3000亿美元,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约1.5%,预计二季度增速将加速至2%。服务贸易仍然是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并可能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贸发会议表示,持续的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全
日期:2025-07-08 近日,脑机领域先锋强脑科技与家居行业巨头喜临门达成独家战略合作,一场以脑机脑电技术革新睡眠体验的革命正式拉开帷幕。根据双方正式签署的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打造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睡眠生态、深度联合研发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睡眠枕等产品,并在供应链与渠道、投融资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
日期:2025-07-08 西宁市城北区多措并举,全方位、多层面提升后备人才能力素质。截至7月8日,已储备307名村级后备人才,吸引67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实现38个行政村大学生全覆盖。城北区围绕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摸排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严格落实提升村干部工资待遇等激励
日期:2025-07-01 “现在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琴澳越来越一体化,在科研项目的资助方面,我们深有体会。比如今年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新推出科研及创新资助计划——需求牵引类。由企业提出需求,大学可以申请来联合攻关关键技术瓶颈,横琴同时提供相应的配套,两部分的资金叠加起来,我们的产学研专项可以获得非常大的资金保障。”近日,横琴澳叶
日期:2025-06-29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壁虎断尾重生,蝾螈大脑自愈……我们常感叹人类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超能力”?其实,在哺乳动物中,像兔子、山羊等也具备一定的再生能力。而人类、小鼠这类高等哺乳动物受伤后,往往只能结疤愈合,无法“原装”再生。为什么高等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这些能力?这是生物学界的一大谜题。科学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