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的花园里,刘阿姨正和老姐妹们唠着家常,可这几天,她总感觉肚子隐隐作痛,本以为是前几天吃坏了肚子,想着过两天就好,可这疼痛却越来越明显,吃了治肠胃炎的药也不见好转。刘阿姨心里开始犯嘀咕,决定去医院瞧一瞧。
医院里,人来人往,刘阿姨在各个科室间穿梭,做完各项检查后,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 胃出血。刘阿姨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身体一向不错,胃也没出过啥毛病,咋就突然胃出血了呢?医生详细询问刘阿姨的过往病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刘阿姨一五一十地讲着,突然,医生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几个月前,刘阿姨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吃阿司匹林能软化血管、还能延寿防癌。刘阿姨心动了,觉得这说不定是个让自己保持健康的 “法宝”,于是没和家人商量,也没咨询医生,就自行跑去药店买了阿司匹林,这一吃就是三个多月。医生告诉刘阿姨,正是这擅自服用的阿司匹林,成了导致她胃出血的 “罪魁祸首”。刘阿姨一脸茫然,嘴里嘟囔着:“不是说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好处吗?咋还吃出胃出血了?这到底咋回事啊?”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真能软化血管、延长寿命?
如今,互联网就像个信息的 “大染缸”,各种各样的用药小知识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其中,“坚持吃阿司匹林可以软化血管、延长寿命” 这一说法,就像一阵风,吹进了许多人的心里,不少人更是照着做了。可这做法,真的靠谱吗?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咱们常说的 “血管变硬”,在医学上叫动脉粥样硬化。这就好比血管这个 “管道”,因为血脂升高,大量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像一堆堆垃圾,不断沉积在血管壁上。时间一长,这里就像发生了一场 “炎症风暴”,还长出了斑块,把血管堵得死死的。这血管一堵,大脑就像没了 “粮草” 供应,缺血缺氧,功能也跟着出问题。
从这个原理来看,真正能 “软化” 血管的药物,得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本事。可阿司匹林呢,它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就像给血小板之间的 “牵手” 设置障碍,还能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从而预防血栓形成。但它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根本使不上劲,所以也就没办法 “软化” 血管。
还有些老年人,本身没有心血管疾病,可又担心年纪大了,心血管意外找上门,就想靠吃阿司匹林预防血栓。但这种做法,在医学领域争议不小。不少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上,阿司匹林的风险远大于获益。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就很能说明问题。这项研究花了 7 年时间随访,发现糖尿病患者吃阿司匹林,虽然能让严重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 12%,可同时,大出血的概率却增加了 29%。这就好比 “拆了东墙补西墙”,得不偿失啊。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本身没有心血管疾病,可千万别盲目吃阿司匹林来防病。年龄大于 70 岁或者小于 40 岁,又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他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还有那些出血风险高的人,比如正在吃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或者有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等病史的;病情控制不好的高血压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以及长期饮酒的人。这些人吃阿司匹林,很可能没得到好处,反倒惹来一身麻烦。
北大一院研究:老年人吃 50mg 剂量更靠谱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的患者来说,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担心吃久了出血风险增加。那怎么才能在服药获益和出血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刘梅林教授等研究人员,对年龄在 60 岁以上、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展开了深入调查分析。在这些患者中,有 165 人每天服用 50mg 阿司匹林,261 人每天服用 100mg。
调查结果让人眼前一亮。和服用 50mg 剂量的患者相比,服用 100mg 的患者,总出血风险增加了 67.1%,轻微出血风险更是增加了 73.8%。可在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上,小剂量和大剂量的患者却没啥差别。这就意味着,小剂量阿司匹林更安全,而且治疗效果和大剂量差不多,所以,老年人更适合吃小剂量阿司匹林。
不过,也不是所有老年人都得吃小剂量阿司匹林。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谢年谨提醒,要不要吃阿司匹林,得看个人实际情况。那些曾经有心梗发作、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或者做过心脏搭桥、支架的患者,必须长期服药;70 岁以上,没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盲目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只会增加出血风险,没必要吃;而介于这两类人群之间的,比如有粥样斑块的患者,是否服药得听医生的。像 40 到 70 岁、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长期服药的人,阿司匹林能停吗?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里,那可是常用药。长期服药的患者心里都有个疑问:难道要一辈子吃下去?这药到底能不能停?
吃阿司匹林,一般得长期服用才能维持效果。要是停药 48 小时,它预防血栓的效果基本就没了。而且,咱们身体里的血小板会不断更新,短期服药,根本抑制不了新生血小板的功能。只有规律、长期服药,才能把血小板的 “脾气” 管住。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是可以停药的。比如,吃药后出现严重出血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伤胃黏膜,要是服药后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严重问题,就得赶紧停药。还有,过了 70 岁的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凝血功能下降,这时候吃阿司匹林,获益和出血风险差不多,高于 80 岁的人,就不建议吃了。另外,近期要做手术的患者也得注意,阿司匹林会让凝血功能变弱,一般得提前 1 周停药。
长期吃阿司匹林的患者,想减轻副作用,这 3 点可得注意:
选对剂量和剂型
吃阿司匹林,得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每天 75 到 100mg 比较合适,但具体剂量,得听医生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饭后吃;普通片对胃刺激大,也放饭后吃。至于早上吃还是晚上吃,没啥特别规定,每天固定时间吃就行。
留意药物相互作用
服药期间,得小心和其他药物 “打架”。比如,和维生素 B1 一起吃,胃肠道反应会加重;和抗凝药物双香豆素联用,容易出血;和降糖药 D860 一起吃,可能引起低血糖;和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联用,容易引发溃疡;和利尿剂同用,可能导致水杨酸中毒。
做好定期监测
大部分患者吃的是肠溶片,可还是会有一部分在胃里溶解,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出血。所以,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一般建议 1 到 3 个月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但记住,它是药!身体没有相应适应症的患者,可别自己跑去买药吃,不然,健康可能就会受到不必要的威胁。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日期:2025-04-16 燕雀湖畔的四季南京市双塘小学 四(2)班 董奕涵如果你问我南京哪里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一定要去看看南京的中山陵,那里有一个叫做燕雀湖的地方,每到夏秋之际,它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翠绿的山林间。初夏的燕雀湖很美,当微风轻轻吹过,阳光洒在湖面上,湖水闪着银色的光泽,波光粼粼,像一面尚未打磨好的
日期:2025-04-16 在家庭生活里,日常琐事有时也能掀起不小的波澜。就拿洗澡这件看似简单的事儿来说,竟在李爷爷家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李爷爷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南方站稳了脚跟,事业蒸蒸日上,还娶了一位南方姑娘为妻。生活安稳后,儿子便把在东北老家的李爷爷接了过来,想着一家人能团团圆圆,让老人也享享清福。可谁能想到,南北生活习
日期:2025-04-16 每经编辑:杜宇当地时间4月15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0.05%,标普500指数跌0.17%,道指跌0.38%。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奈飞涨超4%,英伟达涨超1%,特斯拉涨0.7%,谷歌、亚马逊跌超1%,苹果跌0.19%。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跌0.49%。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小鹏汽车跌超6
日期:2025-04-15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突破6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展现较强韧性,实现较快增长。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随着出口规模扩大,经营主体也对分散经营风险有更多需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订
日期:2025-04-14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NO.1 上市券商业绩回暖向好A股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正密集披露。受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市场交投回暖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2024年证券行业整体复苏明显,多业务出现回暖向好。头部上市券商交出不俗答卷,不少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其中,中信证券各项业务指标持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