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日电 题:中国探月工程总师眼中的20年探月路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4月1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同时展出。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受访时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机会同时近距离对比观看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样品,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代表中国实施探月工程以来,月球探测水平与能力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月球正背面样品首次对比展出
此次展览集结了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嫦娥六号返回器、降落伞,“石头版”织物国旗,玉兔号月球车模型,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悉数亮相。
展览现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引来观众围观。嫦娥五号月球样品采自月球正面的“风暴洋”,是迄今为止人类获取的最“年轻”的月球样品。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采自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击遗迹,能追溯月球45亿年演化史,为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提供线索。相比嫦娥五号样品,嫦娥六号月背样品颜色略浅、堆积密度更小、颗粒来源也更复杂。
吴伟仁指出,针对这两种样品开展的研究已获得一系列原创科学性成果,为人类拓展认知作出了中国贡献。未来,中国将开放更多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让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共同开展研究,获得更多科学发现,造福全人类。
从跟跑到部分领跑
从望月、奔月到揽月,回望探月历程,吴伟仁表示,中国月球探测起步晚、起点高,实施次数少、成功率高,经费投入少、效益产出多,20年的工程实践,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创造多个“世界首次”。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揭开月背的神秘面纱;嫦娥五号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鹊桥号中继星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的中继通信,解决了月背与地球通信的世界级难题。
“这些成就不仅填补了人类探月空白,更让中国航天从‘跟跑者’成为‘并行者’,甚至‘领跑者’。”吴伟仁说,中国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月球探测工程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树立起中国航天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同时,中国获得大量宝贵的月球地质、环境、形貌等原始科学数据,形成一批月球新元素、新矿物、新现象等原创科学发现,使中国月球科学研究水平迈入世界前列。
高质量、高效益的探月之路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中国探月工程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不断探索中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吴伟仁认为,中国探月的“高质量、高效益”体现在实现了“三不一超”。一是“指标不降”,探月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技术指标始终不降,充分体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经费不超”,坚持“花小钱办大事”,通过建立长远的统筹规划方案,如嫦娥六号复用嫦娥五号备份星,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三是“进度不拖”,中国用20年走完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路,如期圆满完成对月球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四是“超额完成任务”,比如嫦娥二号实现“一探三”,“玉兔二号”成为在月面工作最久的月球车,远超预期使用寿命。
据悉,本次展览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首站。后续将在上海、香港、澳门等地举办探月精神宣讲、全国巡展等系列活动。(完)
日期:2025-09-02 近日,四川建川博物馆首度公开了国家一级文物、援华美军少校理查德·弗农·希尔珍藏的抗战期间胶片影像资料,其中记录了上海、汉口遭日军袭击等珍贵镜头。这些胶片此前由希尔少校的后人捐赠给建川博物馆,此次是首次向社会公布。建川博物馆馆长 樊建川:当时希尔少校女儿捐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打开了一盘,就看到了淞沪会
日期:2025-08-30 中新社天津8月30日电 (记者刘亮)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近五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这一数据在2024年约为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贸易数据持续攀升,彰显上合组织区域经贸往来的强劲活力,也折射出通道建设的持续优化与通关
日期:2025-08-30 张建宇。资料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在本次论坛中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与全球ESG治理:中企合规实践与探索”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因其绿色低碳理念与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已被国际社会认可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
日期:2025-08-28 中国经济网贵阳8月28日讯(记者 宋雅静)28日上午,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市开幕。本届数博会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将举办26场交流活动,34场系列特色活动,1.6万余名嘉宾注册参会,375家中外企业参展。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网
日期:2025-08-27 好多年没有戴过红领巾了!50多岁又戴红领巾,还是2025年4月29日下午,我在广东珠海给7000多名小学生讲国防思政课时,一位学生代表走上讲台给我戴上红领巾,说是感谢我10多年来为中国航展在珠海成功举办付出的心血汗水,我顿时就热泪盈眶……“珠海作为中国航展举办城市,是大国重器歼-20、运-20、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