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成逐梦“隐形翅膀” 深圳为残特奥会自行车赛铺就无障碍“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9:30:00    

7月4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赛迎来场地赛收官日,当天决出15枚金牌。

随着赛事转入公路赛阶段,这场为期8天的体育盛会不仅见证着残障运动员的极限突破,更成为深圳“科技助残”与“人文关怀”生动实践的鲜活注脚——从场馆无障碍设施到智能辅助装备,从沟通辅助系统到全场景出行解决方案,科技正化作“隐形翅膀”,托举着运动员的逐梦之路。

▲市民体验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受访单位供图

科技护航

精彩瞬间接连上演

在当日男子4公里个人追逐赛决赛中,甘肃选手宋蛟蛟与山东选手于赛飞上演激烈对决,后者凭借冲刺阶段的爆发摘金。记者留意到,宋蛟蛟在赛后采访中特别提到的“手语翻译器”,正是深圳为听障运动员配备的智能沟通工具。这款设备通过实时语音识别与手语转换技术,让听障选手能与工作人员顺畅交流。“实时翻译非常方便,用起来感觉很好!”宋蛟蛟说。

在B级团体竞速赛中,广东队包揽男女团体冠军。运动员尽情享受比赛的背后,赛场内外的科技保障体系正默默发挥作用:高对比度赛道标识系统帮助视障选手定位方向,防滑不锈钢升降平台确保轮椅选手安全上下赛道,这些细节处的科技巧思,让竞技公平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运动员体验智能脑控轮椅。 受访单位供图

无微不至

暖心氛围无处不在

回溯7月1日至3日的场地赛历程,可圈可点的精彩瞬间接连不断上演。精彩瞬间连连上演的同时,科技力量正贯穿全程为残障运动员提供无微不至的暖心护航。记者了解到,龙岗全面升级科技助残场景,构筑起充满温度的赛事生态,让残障健儿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暖心氛围。

场馆全面升级无障碍设施,防滑不锈钢升降平台、高对比度标识系统、无障碍电梯及卫生间等一应俱全,从细节处保障残障运动员安全便捷参赛。运动员入住的酒店更引入龙岗“黑科技”:音书-政务无障碍系统通过语音识别与手语翻译,架起听障群体的沟通桥梁;导盲兔AI眼镜将画面转化为语音,助视障运动员感知环境。全地形无障碍机器人-凯洋爬楼梯轮椅,则能实现不同场景下的自主出行,让科技成为逐梦的“隐形翅膀”。

近1.2万名“小海豚”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覆盖场馆指引、医疗救援、驻地保障等全链条。他们用便笺纸与听障运动员耐心沟通需求,暴雨中冒雨为观众分发雨衣鞋套,尽显“志愿者之城”的温情。

赛事点燃全城热情,形成从赛场到城市的深度共鸣。千架无人机在夜空演绎残特奥会主题灯光秀,湾区之光摩天轮轮播精彩图案,市民互动打卡点“每一个弯道,都在见证精彩”吸引多人参与。平湖外国语学校的初三学生观赛后感悟:“运动员的拼搏让我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超越自我。”赛场内外的人文故事更添暖意。广东队叶依婷与丈夫魏国平携手征战过多届残特奥会,她摘铜后坦言:“深圳让我感受到了‘家里的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