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吴文诩、余佩璇)一张薄如蝉翼的电极片,助力四肢瘫痪患者实现机械臂运动抓握水杯;能“看见”声音的AR字幕眼镜,让听障群体能与他人交流心声;智能外骨骼支撑脊髓损伤患者挺直脊梁,踏出受伤后的第一步……记者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获悉,不少科创企业及团队将残疾人领域作为成果应用场景,多项最新科技助残创新案例对外发布,一些“看得见、摸得着、走起来”的AI“硬科技”正成为助残新力量。
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内,参观者在听取“北脑一号”“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介绍。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展台旁,不少观众俯身凝视一小片薄如蝉翼的电极片。“近期,一位渐冻症患者在植入‘北脑一号’后接受言语解码训练,仅经过3小时左右的训练,就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60多个词输出。”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赵秉介绍,瘫痪者术后获得精细运动能力、言语障碍患者的心里话可以被“听见”,这样的场景已逐渐变为现实。
在另一展区,几位观众戴着一副能“看见”声音的AR字幕眼镜后发出感慨:“即便听不到也可以看到”“镜片上语音实时转写为文字,字体大小和位置都合适,不会眼花缭乱。”
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介绍,特别是重度视障者,过去只有看盲文和大字材料,出行也面临着挑战,购物、打车都看不清楚。“现在借助智能手机和语音转换技术,有了人机智能对话等这样无障碍技术的帮助,可以和大家一样在网上阅读、学习,刷短视频平台、创建自己的自媒体。”李庆忠说。
在论坛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展示出一段聋人舞蹈演员的录音,借助科技转化,沙哑的声音变成标准且流畅的普通话。
“技术让每个人都成为独特的表达者,自豪地参与社会沟通。”刘庆峰说:“当前的科技成果开始赋能不同的残障人士,‘变听为看’‘变看为听’、主动照护式陪伴、情绪识别等都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规模化成果。”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科技在改善残疾人功能、促进残疾人发展方面有巨大应用潜力。科技助残既是服务残疾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创新的重要应用场景。”中国残联计划财务部副主任刘立军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助残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残联与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助残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残疾人工作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
编辑:郑健龙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25-09-04 全部高清无水印,你想要的壁纸这里都有!来源: 新华社
日期:2025-09-03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题:九三阅兵观察:彰显强军成效 展现和平力量中新社记者 李纯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应是什么样?通过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中国军队向全世界展示形象与实力,为上述问题给出了一个具象答案。这场举世瞩目的大阅兵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为主题,动用上万人、上百
日期:2025-09-02 近日,四川建川博物馆首度公开了国家一级文物、援华美军少校理查德·弗农·希尔珍藏的抗战期间胶片影像资料,其中记录了上海、汉口遭日军袭击等珍贵镜头。这些胶片此前由希尔少校的后人捐赠给建川博物馆,此次是首次向社会公布。建川博物馆馆长 樊建川:当时希尔少校女儿捐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打开了一盘,就看到了淞沪会
日期:2025-08-30 中新社天津8月30日电 (记者刘亮)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近五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这一数据在2024年约为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贸易数据持续攀升,彰显上合组织区域经贸往来的强劲活力,也折射出通道建设的持续优化与通关
日期:2025-08-30 张建宇。资料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在本次论坛中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与全球ESG治理:中企合规实践与探索”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因其绿色低碳理念与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已被国际社会认可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