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半月谈丨文物风物人物兴燕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8:52:00    

29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构筑起精神坐标,33943处不可移动文物如繁星缀满大地。“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在河北都有所体现。”河北省文物局局长罗向军说。

近年来,河北省探源中华文明让古老文物实证历史、创新载体以特色风物传承文脉、培树模范人物引领社会风尚,古老的华夏文明在燕赵大地发新芽、萌新枝,成风化人浸润四方。

古老文物溯史源

地处华北平原,西倚巍巍太行,河北山河壮丽,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在冀西北桑干河畔,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泥河湾遗址群有着密集的遗址分布、绵延的时间跨度和完整的文化序列,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泥河湾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这片区域已发现距今176万年的马圈沟遗址、距今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距今110万年的东谷坨遗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法岗说,泥河湾探源工作获得了距今170余万年至1万年间古人类演化不同阶段的文化遗存,构建起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形成了中国北方地区古人类起源、演化研究中心。

去年底公布的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中,位于张家口宣化的郑家沟遗址是其中之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龚湛清介绍,郑家沟遗址作为红山文化晚期西南扩散的重要实证,已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项目。

“红山文化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长江流域良渚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源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说,这表明张家口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地区之一。

每一处遗址,都蕴藏着传奇故事,不仅见证悠久的燕赵历史脉络,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生动例证。

特色风物传文脉

明朗春日,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正定古城游人如织。踏上南城门,即可远眺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美誉的古城风貌。

2025年全国鼓王大会在正定古城举办

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正定县委书记王俊红介绍,正定先后实施城门保护恢复、古寺群落修缮等一系列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从细微处着手,走出一条古新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的古城保护与现代旅游发展之路。

距离邯郸主城区约15公里,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广府古城风韵雅致。夜晚沿着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行走,只见华灯盛宴、胡服骑射、花灯游廊等近20个主题灯彩璀璨夺目,“成语文化+科技”赋能,让这座千年古城流光溢彩。

“去年以来,邯郸着力打响‘成语之都’城市品牌,在这里,古城不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鲜活的场景,触手可及的文化。”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春红说。

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内参观

走进河北博物院数字珍宝游文物互动体验区,只需动动手指,屏幕中的宋磁州窑白釉黑彩童子蹴鞠纹枕上的孩童即站立起来与游客互动;张家口蔚县剪纸传承人手持数位笔,在AI绘图屏上勾勒窗花轮廓,系统实时推荐出“蛇拿九稳”等谐音梗新春图样,千年剪纸技艺与网络热词实现碰撞……这般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鲜活场景,映射着河北非遗保护传承的不断变革。

从夯土墙里的物理课到青山间的思政课,那些镌刻在燕赵山河间的红色密码,正在新时代发挥着立德树人的作用:西柏坡推出的“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西柏坡时期党的纪律规矩建设”主题思政课走进课堂;李大钊纪念馆接待全国多地研学游团队,受众达80余万人……

燕赵人物引风尚

以“胡服骑射”开启军事革新的赵武灵王;因“负荆请罪”成就“将相和”佳话的廉颇、蔺相如;常山真定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名相魏徵以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成就贞观盛世……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正在河北这片红色沃土上接续绽放。

近年来,定州深入挖掘司马光、韩琦、苏轼等名臣良相在定州任职时留下的勤政爱民故事,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的新时代政德观。“先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仁爱精神和‘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廉洁操守让我非常受触动。”河北省定州市东旺镇组织委员朱秀颖说。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当前,河北省以“双争”活动作为文明培育的重要抓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党爱国爱乡、奋发奋斗奋进、向真向善向美、学法用法守法。

河北举行的“365百姓故事汇”汇聚了无数凡人微光。参加宣讲活动的宣讲人,有的坚守在三尺讲台,有的扎根于生产一线,有的重家风家训传递文明精神,有的退休不褪色爱心服务几十年。

“我庆幸自己在最好的年华成为一名雄安新区建设者,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进程当中,在燕赵大地挥洒青春。”站在宣讲台上,“新雄安人”王一琳表示。

“活动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分级组织、层层宣讲,采取‘分站宣讲+基层巡讲+多层展示+集中展示’的方式,通过逐级选拔、多层次展示,把好故事捞上来、讲出来、传出去。”河北省委宣传部基层宣教处处长袁金辉说。

河北省委宣传部文明协调处处长董青显介绍,全省各地相继推出了“唱响河北”“舞动河北”“文明随手拍”“做文明有礼人”“我为家乡代言”“365百姓故事汇”等“双争有我”主题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市民”“身边好人”评选,引导全省人民养成感恩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半月谈记者 李凤双 范世辉 秦婧

■编辑/皮雪雁

■校对/赵润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