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首个!上海交大医学院启动“4+4+X”医工交叉MD+PhD双博士项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6:04:00    

医学教育人才培养重磅新项目在上海揭开面纱。4月17日,在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复合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举行,共同见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全国首个“4+4+X”医工交叉“MD+PhD”双博士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启动。今年正值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20周年,“4+4+X”项目的启动为探索构建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新范式开启新篇。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牟姗、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倪军共同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推动“4+4+X”培养改革的核心,是交大有责任继续做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有底气做医工交叉本博贯通培养的先行者,发挥好交大医工的学科优势,填补中国医工交叉领军人才培养的空白,为医学教育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重塑医学发展格局的时代机遇,医工交叉已成为破解生命健康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路径。医学教育的未来在于创新,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

“4+4+X”医工交叉“MD+PhD”双博士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将依托交大医学院、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的顶尖学科优势,整合人工智能、生物材料、大数据等前沿领域资源,构建“课程学习-临床实践-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国际化培养”全链条培养体系,根据培养进度适度优化培养周期,实现临床医学博士(MD)与哲学博士(工学或医学PhD)双学位深度融合。

学生将在双导师的指导下,依托医工交叉大平台、大设施和大项目开展创新研究,在未来成长为具有前瞻思维的,既能解决医学、工学等重大问题、又能引领科技变革的“医师科学家”“医师工程师”和科技行业领军人才。

就这一项目的创新内涵,范先群表示,上海交大将发挥医科和工科的特色,以新医科引领医学教育改革,开展器官系统整合教学,建设人工智能医学教育大模型,并设立医工交叉基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打造多个科研平台,组建交叉创新团队,推动智能肿瘤等前沿领域研究。

“加快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突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开辟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新路径,需要解决好三大突出问题,一是要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的学制、学段、学科边界,系统性推进教学体系改革创新;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与高水平大学其他院系、医院、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形成更加开放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三是要加强政策保障,努力创造全链条各个关键节点有力支持的政策环境。”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谈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MD+PhD培养项目通过顶层设计,着力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希望学校的改革能够成为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样板田”,为全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称,高质量的教育要顺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教育大会上的部署,上海市高校的学科设置、人事制度、评价制度、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都将迎来全面改革。对各高校来说,必须选择更为聚焦、更具内涵、更能体现优势的发展路径。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保健局局长胡鸿毅表示,全球科技革命推动医学变革,复合型领军人才需求迫切。上海作为医学教育高地,始终将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作为重要使命,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期待以上海交通大学“4+4+X”项目为契机,创新培养机制,为健康上海、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