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阿娇皇后最后的下场(卓文君、陈阿娇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5 10:19:56    

与动物相比,人类有更深层次的情感和高级的理性复杂思维。看到老白和小白为了黄毛公子,因情发生争斗,男女之情何尝不会如此?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问世间情为何物?让我想起了陈阿娇和卓文君各自的爱恨情仇,并与汉武帝和司马相如息息相关。以色事人,色衰人弃,唯才情可长久也。

司马相如

陈阿娇为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的后人,是世袭堂邑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的女儿。 小时候的刘彻就要确定亲事,他的亲事可是国之大事,其父汉景帝已否决多人。当大长公主抱着刘彻指着阿娇时,刘彻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这就是典故"金屋藏娇″的出处,可见当年阿娇的可爱美丽。刘彻登基称帝后立阿娇为皇后,陈皇后在位十余年无一子嗣,性格骄横逐渐失宠于汉武帝被废黜,退居长门宫,幽禁多年后去世。在幽禁期间,陈阿娇花重金聘请司马相如作《长门斌》,希望借此失而复宠,未果。这也是"千金买赋"典故的出处。

陈阿娇

陈阿娇贵为皇后,因为性格骄横和不能生育被废黜,幽禁长门宫期间又重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凭赋重新受宠,可见其性情、学识和智慧应该是明显的不足。她不但不得以复宠,导致幽禁至死。被毛主席点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汉武大帝,雄才伟略,如果不是陈阿娇太过分,应不至于将其幽禁直至去世。

卓文君私奔嫁给穷郎司马相如,后来司马相如凭词赋得到汉武帝重用,长期风花雪月,企图移情别恋,卓文君靠她的文才、智慧和真情感化,两人重归于好,这是卓文君和陈阿娇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卓文君、司马相如当垆卖酒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传颂广泛,他们的诗词歌赋是历史名篇,还有不少千古名句,网上这些内容介绍多如牛毛,在此不再累赘抄袭了。关于说卓文君的情,我最喜欢香港李宝莹演唱的粤曲《春梦了无痕》,该曲虽然进行了艺术加工,可能与史实有点出入,但将卓文君坚贞、有才、幽怨、多情、痴情、不卑、不亢的女性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真千古才女也,怪不得司马相如回头是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头条搜索听听,下面抄录唱词作结,也方便我自己翻阅。

李宝莹

《春梦了无痕》

演唱:李宝莹

宝钗分 ,万叠恨

宵宵有梦见知音

总难弹出思归引

鸳鸯悲分散

分飞带泪赋离鸾恨

芳心碎尽见燕归

盼君未见悲不禁咯

真好似杜宇啼离恨

君此去赴试把前程问

旦夕咽泪盼夫归

說什么怜我提壶恨

我数寒更,多少恨

君望蟾宮折桂

妾盼旧燕归林

记否午夜琴挑

已变离別韵

记否当垆卖酒

我俩结同心

记否你赴試投京

我将钗钿赠

又记否长亭送別

我为你折柳赠瑤琴

底事十六载相分

雁杳鱼沉何薄倖

悔当日痴情误我

叹今已恨赋白头吟

琴弦未断情先断

莫非新弦续旧弦

郎在金粉京华

知否我泪零脂粉

怨妇自溺情河困咯

憶昔相如为冰心暗操琴

被佢情韵撩动我寂寥心

我当初为爱君竟食贫

私奔宁弃亲恩一朝泯

似凤求凰情莫禁

相爱心相印咯

勉夫婿妾卖醇醪郎自奋

是否一朝成就弃糟糠满泪痕

哀此卓文君

拋弃朱门绣戶

甘违父命托终身

哀此卓文君

不惜當垆卖酒

淑妇甘食贫

我愿与郎捱苦困

哀此卓文君

典尽钗钿为资助

盼郎平步上青云

哀此卓文君

折柳送郎行

愿君独占鰲头

你矢誓永毋薄倖

岂料十六年

枉我望穷秋水

燕归郎不見

苦煞倚楼人

等到报佳音

我肠断几回

未见郎归空候等

等到你中狀元

是否贪新忘旧侶

莫非盟誓化烟云

唉!我悔教夫婿觅封侯

我又怕相如,佢终成薄倖

知否我十六年來长守候

守楼恨赋白頭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