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故意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具体来说,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交通肇事逃逸不仅会逃避法律责任,还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逃避法律责任。
日期:2025-04-18 今天下午,上海警方发布警情通报:网名为“一只公交迷”的24岁男子薛某,在公共场所拍摄穿着短裙的女性视频,并发布诱导他人违法犯罪的文字内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薛某被处罚的主要事由是,他将公共场所拍摄的女性视频发布到网上时,为博眼球,配以“射手们可以出动了”“上海
日期:2025-04-17 4月17日海南临高警方发布关于征集交通事故案件线索的通告来源:临高警方、直播海南
日期:2025-04-04 新华社重庆4月3日电(记者周文冲)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4月3日晚发布警情通报称,当日下午,重庆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根据警情通报,4月3日15时20分许,夏某(男,36岁)驾驶小型普通客车,行驶至S39渝长复线进城长寿段时,追尾一重型半挂牵引车。事故共造成夏某等7人死亡、1
日期:2025-01-18 连带责任的具体承担数额通常是根据以下几个标准来确定的:过错责任: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份额。原因力比较:比较各方当事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力大小,以确定各自的责任份额。平均分担:当难以根据过错或原因力确定责任大小时,各方应平均分担赔偿数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连带责任可以由法律
日期:2025-01-18 交通事故发生后,报警的时间限制如下:三天内报警有效交通事故发生后三天内报警是有效的。建议立即报警,因为未及时报警可能导致案发现场被破坏,增加警察办案难度。十日内报案有效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