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孙思邈为什么被称为药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0 12:43:17    


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因为他总结和发明的众多医药良方,更因为他医德的高尚,被后人称为“药王”。至今许多地方还有纪念他的药王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有些地方会举行药王庙会来纪念孙思邈。

孙思邈7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千字的古文,精通百家的学说。当时,孙思邈周围的百姓过得很贫苦,很多人因为无钱医治疾病而死去。孙思邈因此立志学医,从18岁开始终身勤奋不辍。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孙思邈一生写了80多本医学书籍,其中流传到今天最为著名的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本,这两本合称为《千金方》。为了药物学的发展,孙思邈亲自去采药、尝药,不但发现了新的中药材品种,还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了许多的民间药方。这两本书介绍的药方超过6000首,并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药学成就。《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的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孙思邈的另一项成就是重视医德,他强调医生的职业道德。他认为医生首先医术要高明,然后就是品德要高尚。孙思邈非常强调医德的作用,他认为病人无论贫富贵贱、长幼妇孺,都应该一视同仁。这样的基本医疗道德在今天仍有进步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