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创新思维的四个阶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1 09:05:35    


图片资料来源:《拆解一切问题:如何成为解决难题的高手》

创造不具有操作性

在进行创造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创造性思考和操作性思考是完全不同的一一创造是不具有操作性的。

创造和日常商务活动是完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常见的方式是:先预设结果,然后按照编制的脚本或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然而,这种有预设的活动并不能称为“创造性活动”。

即使是经过双方讨论而达成的协议,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很少有激动人心的时刻,更难有灵光闪现的亮点。这就和灵感的科学相去甚远了。


操作性思考是对具有确定性结果的追求

那么,什么是操作性行为?

所谓操作性行为是指当我们确定好实施方案之后,只要按照预先设定的步骤或流程付诸实践即可的行为。这件事无论让谁来完成,所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活动有既定的结果,无论怎样操作都可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种为追求既定结果而进行的思考便是操作性思考。

限制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为 TOC)、“六西格玛”理论 (Six Sigma)等管理理论是对模仿性、确定性、再现性的追求,即为了获得稳定的预期内的成果所创建的管理理论。

限制理论,是由以色列学者伊利雅胡·高德拉特提出的、一种全方位的管理哲学,主张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隐含着简单化。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都是由成千上万的人和一系列设备组成的,但是只有一个或非常少的变数,它会限制或阻碍)此系统达到更高的目标。

“六西格玛”理论是商业管理理论之一,常被用于流程的改善。此理论最初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创立,后来通用电气公司所推广。“六西格玛”理论是通用电气公司的核心管理思想,今天仍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

简单地说,“六西格玛”理论是一种品质改善策略,即一个组织制定管理策略的目的在于能利用各种统计与管理方法,有效地辨识与移除流程中潜在的错误与瑕疵,并将产品制造与管理流程的突变可能性降至最低,从而追求稳定的产品品质。

曾经有人想用这种理论进行构思或发展创意性思维,以这种可操作性的方式决定“在什么时间,提出什么样的想法”。人们收集以往的成功案例,总结自己知晓的信息和经验,通过整理和清除无用的信息,把剩下的信息变成必然的方案一一这就是用操作性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可遗憾的是,实践证明,具有独创性的想法是不会通过操作性的方式涌现出来的。

图片资料来源:《拆解一切问题:如何成为解决难题的高手》


创造性思考是对特异性的追求

什么是创造性活动? 每个人的做法是相对自由的,根据不一样的活动内容,以及不同的操作,会得到不同的成果。这便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创造性活动不是指向平均值、中间值的收敛性活动,而指向边缘和边界的,具有发散性特点的活动。

图片资料来源:《拆解一切问题:如何成为解决难题的高手》


创新的四个阶段

当思考具有操作性时,灵感是不会出现的。因此,我们应该尽快让思考摆脱操作性,使其变得富有创造性。为了实现一点,我们需要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将操作性思考转变为创造性思考。

具体而言,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脑海中出现过的点子都提取出来。这时,如果继续保持思考的状态,大脑便会重启,开始新一轮的整理。

一旦大脑完成了提取点子的工作,它就将进入妄想的阶段。

如果你始终坚持进行类似的思维训练,你就能开启创造性的思考模式。

当你乐于不断获取新的点子,不断提出新的想法时,灵感就会来“敲门”。

因此,不要轻言放弃,切勿错失与灵感亲密接触的机会。


内容摘自《拆解一切问题:如何成为解决难题的高手》


一句话思考:

让记忆倾泻下来,创意就会涌现。


相关文章